情系高原,“援藏醫生”劉云軍的那些事兒

正在觀看患者心電圖的劉云軍
8月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天氣已經轉涼。
晚上9點40分,劉云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玉樹市援青干部宿舍,稍作休息后,他打開日記本,這樣寫道:“來到神往已久的雪域高原,已經2年有余。面對家人分離,心里中難免有些遺憾。從開始的失眠、蹣跚步態等到現在可以睡六七個小時,面對高原反應,已不在忐忑,從開始聽不懂一句藏語到現在可以說一兩個藏族詞語……但更多的是對援青工作的期待和熱情。”
寫完日記,劉云軍給遠在北京的家人打了一個電話,聽到家里一切安好后,他便安心,開始給記者講述在玉樹工作的一些事兒……
2016年8月4日,響應北京全面援助玉樹、醫療隊精準幫扶玉樹州人民醫院的號召,劉云軍接受了玉樹州衛計委副主任、州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職務,并帶領5名醫療專家前往2000公里外的玉樹,開展“組團式”對口幫扶。
初到玉樹,面對平均海拔4200米的工作環境,和其他人一樣,劉云軍和其他援青干部一樣出現了嚴重頭痛、頭暈、乏力、腹脹、厭食、胸悶、氣短、夜間入睡困難、血壓持續升高、心率加快等高原反應。正如劉云軍所說:“缺氧癥狀時刻侵害著我的身心健康,每次體檢,身體的幾項指標都在發生不可逆的變化。”
高原缺氧并沒有成為劉云軍開展工作、為玉樹百姓干一些實事、好事的絆腳石。說到這里,劉云軍為記者講述了來玉樹工作之前的一些事兒。出身醫學世家的他,從小受祖輩的言傳身教,對醫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曾在廣外醫院一干就是20年,期間歷經了“非典”,那時的他也沒有退縮過,他主動請戰,成為第一批抗“非典”疾病的醫務人員,奔向那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積極參與了那場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012年,劉云軍克服孩子小、父母年齡大等困難,主動報名,自愿到新疆和田進行醫療技術援助。面對自然環境惡劣、工作環境差、語言交流不通暢的和田地區,他沒有退縮,而是靜下心來工作:為和田市人民醫院組建了心血管疾病專科病房,為當地百姓解決了心血管疾病看病難的問題,先后20多次深入鄉村進行義診,多次為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業務培訓……“打過退堂鼓嗎?”記者問道,劉云軍笑了笑說:“能利用機遇,豐富閱歷,提升自我,把醫學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臨床經驗毫不保留的留在祖國邊疆地區,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我不后悔。”

工作中的劉云軍
來到玉樹州人民醫院后,劉云軍所面臨的是一個發展停滯不前醫院。經過深入調研,他發現主要原因在于醫院運營分配機制落后,采用“大鍋飯”分配模式,導致人心渙散、職工積極性不高。
面對醫院不同層級的員工對打破“平均主義”分配模式表現出的截然不同態度,劉云軍斷然回絕了一些人提醒的“要保穩,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三年帶個大光環回去就夠了,沒必要那么認真”、“平穩過渡,隨遇而安就足矣”、“不能大膽冒進,這樣蠻干,三年會把醫院賠掉”等建議。熟悉工作后的劉云軍從改革從分配體制下手,他打破了原有的“大鍋飯”模式,全面推行績效考核分配機制,一年后,玉樹州人民醫院扭虧為盈。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劉云軍引領醫院先后成立感染性疾病科、骨關節診療中心、包蟲病診療基地、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眼科中心、宮頸疾病診療中心等11個新學科,開設了5個新病區,開展了78項新技術、新業務,極大滿足了玉樹百姓的健康需求,使身患疾病的玉樹百姓不出玉樹就能得到有效治療。
如今的玉樹州人民醫院,地震后捐贈的價值2000多萬的大量閑置醫療設備得到充分利用。劉云軍還親自制訂了“玉樹州人民醫院三年人才培養戰略規劃”,采取“手拉手”、“結對子”、“本院骨干壓擔子”等培養模式, 57名醫務骨干被外派進修學習,成為醫院的中堅力量。

檢查病情的劉云軍
2017年,在劉云軍帶領下,玉樹州人民醫院取得三項國家級榮譽:“全國衛生計生先進集體”、兒科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江西副院長獲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
“劉院長,為人隨和,謙卑,最主要的是有一顆熱情的心……”一說起劉云軍,外一科主治醫生凱周尖贊便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劉云軍兩年以來,做了許多好人好事,印象比較深的是他為身患結核的索南坎著、香巴扎西,右腳骨折的16歲二中學生卓瑪等家庭貧困的兒童捐款共計12500多元,幫助她們戰勝疾病、重獲新生。“劉院長還經常深入高海拔的玉樹治多縣、稱多縣為學校學生、寺院僧人進行包蟲病體檢;為他們進行疾病篩查、治療。”
不知不覺中,采訪已到深夜,臨別時劉云軍告訴記者,“玉樹藏族同胞為了保衛中華水塔、維護民族團結、保護生態環境做出巨大貢獻,作為一名援青干部,響應黨的號召,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盡職盡責,為藏族地區的醫療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確,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成都市二醫院援藏醫生完成甘孜縣首例開放性顱腦損傷手術
據了解,這是甘孜縣醫院首次成功搶救開放性顱腦損傷患者,是對“傳幫帶”工程的進一步落實。[詳細] -
【我是援藏醫生】健康扶貧責任之重 真情更增信任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人民醫院迎來了來自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組團式”健康扶貧醫療隊員們。[詳細] -
援藏醫生吳元:潔白哈達見真情
在援藏前半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我又收到了康復患者獻來的哈達。他不會講普通話,用藏語告訴我的同事很感激我們。[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