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文化周末:走訪武夷山

發布時間:2024-02-04 10:1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毅洪(媒體人、高級編輯)

  登泰山而小天下,那么登武夷山呢?我要說:“登武夷而美天下。”

  從空中俯瞰武夷山,似精雕細刻的盆景,綠水環繞,植被豐富,山峰錯落,各具神姿。武夷山也是一座文化之山,除了自然美還有人文美,朱熹、柳永、胡安國等文化名人,如璀璨的星光,至今影響著中國的學術思想和文學創作。當然,武夷山還有聞名世界的茶,一片片茶葉走遍了世界。

   壹

  武夷精舍是朱熹講學的地方,辛棄疾曾到此拜訪朱熹,寫下“歷數唐堯千載下,如公僅有兩三人”的詩句。

  趁著晨暉,從右手邊窄窄的山路上去,我們來到了武夷精舍。有意思的是,當我們走出武夷精舍的時候,山路也是窄窄的,這一進一出,讓我想起了陶淵明的“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也許,當年朱熹講學選址時也想到了《桃花源記》吧。

  拾級而上,首先看到的是朱熹的畫像。再往里走,墻上有許多地方展示著他的詩詞。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了五十年之久,他官職不高,大多數時候生活拮據,有時甚至無糧下鍋。不過,朱熹一邊講學一邊完成《四書章句集注》,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還在修改《大學章句》,嘔心瀝血可見一斑。從元朝開始近六百年,《四書章句集注》都是學子們的必讀書,可知朱熹影響的深遠和廣泛。

  有學者講,不懂宋明理學,就不能全面讀懂孔子和孟子。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蔡尚思有詩云:“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這首詩比較準確地概括了孔子和朱熹對中國文化的巨大貢獻。

  人們在流連于武夷山水之樂時,不該忘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朱熹。朱熹一生重視讀書,大力提倡讀書,武夷山這塊寶地,最濃厚的還是書卷氣。

  

  我以前不大讀柳永詞,認為這位才子不過是風花雪月、纏綿悱惻、卿卿我我,無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后來,讀到蘇軾對柳永作品《八聲甘州》的評價:“不減唐人高處”,我才發現自己的局限。

  我們驅車前往柳永故里——武夷山茶景村,歷史上叫白水村。盤山公路彎彎曲曲,我們翻山越嶺終于到達。一進村,眼前就豁然開朗。村口石碑上書:“中國傳統村落柳永故里茶景村”幾個大字。

  來之前,我對這里抱著好奇和疑問:是怎樣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培養出如此風流倜儻的才子?

  艷陽高照,天空湛藍,幾位悠閑的村民坐在自家門口喝茶。迎接我們的村里友人早就給我們泡好茶等候,我們也入鄉隨俗,坐在門廊處迎著陽光,一邊享受溫暖,一邊喝茶閑聊。

  小村莊的街道干干凈凈,路旁見不到亂扔的紙屑,遠處收割后的水稻黃燦燦一片,村邊的小溪嘩啦啦流淌,綠色的樹干失去了盎然之態,但仍不失為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好看極了。

  路過一處民居,我問友人:“這處民居有多少年的歷史?”友人答:“大概三四百年吧。”民居不是很高,屋頂到屋檐的距離很長、很平緩,黃墻青瓦,讓人一下子感到雅致和溫馨。

  我們很快走到柳永故居遺址,友人指著一棵羅漢松說:“這村里最古老的東西,就是這棵柳永手植的羅漢松。”我們順著他的手指看去,一棵不高的羅漢松,葉子有點稀疏,看上去弱不禁風,但顯得很平和。它如果會開口說話,一定是一位健談的老者。樹下立著一塊粉底白字的牌子,上書:“柳永手植”。柳永小時候體弱多病,母親讓他種下這棵羅漢松,說這樣身體會變好,果不其然,柳永恢復了健康。這棵神奇的羅漢松,飽經風雨,依然堅強地活著,有了它,也就有了神奇的傳說。

  柳永出身名門,其家族四代出了十余位進士,爺爺柳崇以博學鴻儒著稱,父親柳宜官至工部侍郎。柳永自幼聰明好學,六歲寫出《勸學文》,十四歲寫出佳作《題中峰寺》。

  這個小村莊還建了一個長廊,長廊里掛著一些鄉賢的畫像,有宋代學者胡安國、翁仲通等大儒,還有朱熹的岳父劉勉之,可以想見當時這里濃厚的學術氛圍。柳永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耳濡目染,他寫的詞市井百姓都喜歡讀,這正是他的高妙處。

  我們告別時已近黃昏,同來的人都感慨,我們來這里都不容易,更何況古人。武夷的小小山村,走出那么多影響中國文化史的大人物,真的很了不起。

  

  這次去武夷山,正趕上武夷山首屆全國圍爐煮茶節,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也彰顯了武夷山人對茶的熱愛。

  幾個人圍坐一個小火爐,服務人員給你烤上白薯、柿子、桂圓、大棗,泡上武夷巖茶,你就可以悠閑地享受生活了。在武夷山,即便到了冬季,只要有陽光,室外比室內還暖和。

  我已經是第五次來武夷山了,但還沒去過燕子窠。來武夷山之前,我巧遇燕子窠生態茶園的負責人老楊,老楊樸實憨厚,說起話來很實在,大家都管他叫“地瓜”。他告訴我,武夷山這里是科技種茶、科學管理茶園的實驗區。

  武夷山嶺陽關,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經嶺陽關進入福建,嶺陽村成為福建省第一個被解放的建制村。嶺陽關是“萬里茶道”的重要節點,當地有歌謠:“嶺陽關,像扁擔,一頭挑贛浙,一頭挑崇安。”

  武夷山,古時叫崇安。嶺陽關自古以來就是福建通向北方的重要關隘,武夷山的茶也從這里走向世界。這里海拔一千余米,地勢險要,植被極為豐富。這里的古茶園,成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2019年,“武夷山閩贛古驛道”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闕,是閩贛古驛道上古茶園的守護人之一,他堅守嶺陽關,不但種茶,還為嶺陽關鋪路、立碑,付出很多。我見到他時,他卻說:“我就是個看山的。”

  此次武夷山之行,一大收獲就是拜訪了老一輩茶人陳鴻棉。老人十一歲就學做茶,今年已近九十歲,身材不高,眼睛有點不好,飽經滄桑的臉上寫滿了故事。老人過去就住在山中幽靜的慧苑寺,禪寺的門聯很有名:“客至莫嫌茶當酒,山居偏與竹為鄰。”這也是當地人生活的寫照。

  老人說話調門很高,底氣很足,家人都說他這是喝武夷巖茶喝的。老人說,他佩服做茶做得好的人,誰做茶好,他就低頭向誰學習。無論生活有多困難,只要有茶他就能克服。他說自己沒有讀過書,天天讀的是武夷山這本大書。這是個有骨氣、有性格、敢進取的老茶人,他不服輸的精神感染了我。

  我好像忽然明白了,武夷山的好茶能走遍世界,正是有這樣一批有擔當的種茶人。他們,帶給武夷山最精彩的人間情懷。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2日 1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a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中文字幕性|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毛片无码全部免费|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不卡|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高清大全|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