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就業發展呈現新特點新形勢

楊偉國 發布時間:2023-04-24 08:50:00 北京日報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和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之策。然而,在經濟實力躍升、人民生活改善的大背景下,勞動力供給、勞動力需求、勞動力供求匹配以及就業總體狀況等就業發展各方面都呈現出新特點新形勢,既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提供了堅厚基礎和良好機遇,也為站在更高歷史起點上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提出了不小壓力與前進動力。

  從勞動力供給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導致勞動力供給數量緊張

  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雙雙下降。根據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8.94億人,與2010年相比,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十年間減少4500多萬人。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從2010年的70%降到2020年的63%。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仍然龐大,勞動力資源仍較為充沛,在較長一個時期內解決就業仍然是首要問題。高質量發展導致就業期待提升,會增大勞動力供給結構性壓力。新時代十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穩居世界第二位(18.5%),人均GDP達到8.1萬元,城鎮化率達到64.7%,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與此同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我國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3.8年,勞動者素質大幅提升。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1萬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基于這些經濟發展與就業發展新成效,勞動者對工作報酬、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條件、工作選擇等各方面有著更多更高質量的要求和更廣泛多元期待。就業能力還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就業市場的需要。經歷經濟新常態、高質量發展和數字經濟轉型的洗禮,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在經營管理各方面都取得巨大進步,逐步積累了一大批兼具良好專業訓練和豐富工作經驗的人才,也對新招聘人員提出了更新更高能力要求。以知識吸收型教育為主的教育體系所培養的勞動者就業能力與快速變化的企業用人能力要求之間產生了結構性缺口,對有效勞動力供給帶來困擾。

  從勞動力需求看,經濟結構轉型帶來短期結構性需求波動

  我國正在從工業經濟結構向數字經濟結構轉型,技術創新與新的數字技術滲透到經濟結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單元。從短期看,技術創新對就業一定具有破壞性,特別是技術經濟范式性變化會導致就業市場波動加大。伴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新興技術行業逐漸成熟壯大,會進一步擴大對勞動力的新需求。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超過10億人,意味著社會經濟發展日益數字化,基于數字技術的新經濟結構將日益成型,勞動力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非勞動力市場因素導致就業需求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對經濟增長產生了下行壓力。新冠肺炎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用人單位減少新招聘人員,給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就業群體帶來巨大壓力。這從持續走高的青年失業率就可以得到印證。

  從勞動力供求匹配看,信息過載導致工作搜尋成本過大,專業化主動精準匹配能力不足,供求匹配效率效果不好

  勞動力供求匹配的問題從工業經濟時代的信息不足變成了數字經濟時代的信息過載,但是供求匹配技術和手段沒有同步進化適應,從而導致勞動力市場匹配從一種低效走向另一種低效。需要更好發揮勞動力市場中介組織的作用,特別是數字技術賦能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構建能夠開展供求信息精準匹配而且能夠主動向供求雙方推送勞動力供求信息的新一代智能化就業服務系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專業雇主組織)在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與共享使用方面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勞動力市場供求匹配機制設計需要更加科學合理,特別是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匹配需要設計更加合理的時間結構,政府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招錄應該盡可能提前開展。

  從就業總體形勢看,不僅需要關注不同群體的就業狀況,也需要關注與就業直接相關的收入、社會保障狀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自2018年以來,全國16-24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上升,2022年7月沖上接近20%的創紀錄水平,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青年群體的就業問題需要得到特別關注。自2022年2月起,全國外來戶籍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超過本地戶籍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跨省流動農民工規模自2016年(7666萬人)起逐年減少,到2020年下降到7052萬人。自2020年6月起,作為中國經濟中心力量的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上都超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水平。從收入方面看,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資性收入大體與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持平,平均而言,就業所帶來的收入主要是維持生計所需。收入差距仍然需改進。社會保障體系也需要關注從更多基于國民身份向更多基于工作本身轉變,新就業形態從業者的勞動權益保障定位與體系設計仍缺乏成型的方案。城鎮化帶來就業緩沖區弱化,新農民工不會再回到農村地區生活,就業硬著陸風險加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個體工商戶催生新經濟

    我國個體工商戶從2013年的4000多萬增長到目前的1.16億,在吸納和穩定就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市場活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應當盡快研究我國個體工商戶發展有益經驗,大幅度減輕企業稅收負擔。[詳細]
  • 檀學文:下好就業棋 走好富民路

    近年來,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通過促進縣域發展來縮小城鄉和地區差距。 [詳細]
  • 大學生不能等著“理想”來敲門

    2023年大學畢業生預計1158萬,如果加上回國留學生,總量將很可能超過1200萬。無論是家長,還是大學生,都需要認識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當下,大學生與精英之間并不必然畫上等號。[詳細]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久久中文娱乐网|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