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雪域高原,一縷縷傳承千年的藏香穿越時空,訴說著藏香制作技藝傳承人的堅守與執著。作為拉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次旺赤列,從17歲起便潛心鉆研藏香制作,與兄長攜手將藏香制作技藝轉化為蓬勃發展的事業,共同創立西藏尼木古寶商貿有限公司。在堅守古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讓尼木藏香的藥香飄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也讓這項非遺技藝煥發了新的生機。
從小與藏香結緣
立志傳承制作技藝
秋日的拉薩,陽光灑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仿佛為尼木縣城披上了一層薄紗,閃爍著柔和的光芒。近期,記者走進西藏尼木古寶商貿有限公司的藏香制作工坊,只覺陣陣藥香撲鼻而來,一排排整齊的香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正在晾曬的藏香,次旺赤列和匠人們正專注地揉搓著香泥,他們手法嫻熟地將香泥擠成細長均勻的香條,再小心翼翼地進行晾曬。一旁的爐灶上,幾支已制成的藏香正裊裊升起,煙霧繚繞間,仿佛看到當年那個17歲的少年,制作藏香時臉上認真的模樣。
今年37歲的次旺赤列,是藏香制作技藝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17歲起就開始跟著哥哥學習制作藏香,至今已有20個年頭。次旺赤列的哥哥旦增曲扎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小就耳濡目染,對藏香制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天賦。次旺赤列告訴記者:“在尼木縣,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藏香,我是聞著藏香氣味長大的孩子。從小我就常看哥哥做藏香,那時候就覺得會做藏香是件很驕傲的事情,特別想和哥哥一起傳承藏香制作技藝。”
在哥哥的悉心指導下,次旺赤列逐漸掌握了藏香制作的基本技藝。從選料、研磨、配比到揉搓、成型、晾曬,每一個環節他都用心去學,反復琢磨與實踐,力求將每一支藏香都做到盡善盡美。“尼木藏香歷史悠久,使用藥材豐富,制作工序講究,每一步都容不得半點馬虎。”次旺赤列一邊揉搓著香泥,一邊向記者介紹,“除了學習藏香制作,我們還系統地學習了藏醫藥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藥材的特性和配比,制作出更優質的藏香。”
兄弟攜手創立公司
堅守中推出創新產品
尼木縣吞達村被譽為藏香的發源地,2008年,尼木藏香制作技藝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契機。在這種情況下,次旺赤列和旦增曲扎意識到僅靠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生產,難以讓尼木藏香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次旺赤列告訴記者:“2005年,我哥哥在拉薩開辦了藏香制作工坊,想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藏香品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生產模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我們就開始謀求新的發展。”
2010年,西藏尼木古寶商貿有限公司正式創立,兄弟倆憑借著對藏香制作技藝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管理理念相結合,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司成立之初,旦增曲扎便確立了“傳承古法、創新發展”的經營理念,既嚴格遵循尼木藏香的傳統制作工序,又積極研發多種創新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除了傳統的藏香,我們還推出了車掛、香包、香粉、旅行香等產品,不僅保留了藏香獨特的藥香和功效,還在形態和使用方式上進行了創新,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審美需求。”次旺赤列說。
經過多年發展,西藏尼木古寶商貿有限公司打造推出藏醫學配方“雪域康桑藏香”和傳統配方“尼木古寶藏香”兩大藏香品牌,涵蓋50多種產品,成為尼木藏香這一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乃至全區最具代表性藏香產品之一。次旺赤列告訴記者:“一款新產品的研發往往需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調整,花費4到5年的時間。期間,我們需要從藥材的選取到配比的確定,再到香型的調試,每一個環節都反復推敲,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匠心傳承千年技藝
讓藏香之韻綿延不絕
如今,西藏尼木古寶商貿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當地藏香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但次旺赤列肩上的擔子并未減輕。為了讓這項非遺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次旺赤列積極投身于藏香制作的傳授和推廣,一方面他親自帶學徒,從藥材的辨別到香泥的揉搓,每一個細節都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藝傳授給年輕學徒;另一方面,他還積極參加各類展覽、交流活動,通過現場演示藏香制作過程、講解藏香文化內涵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尼木藏香。
“目前,我們公司擁有藏香制作技藝人30余名,其中不少都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年輕學徒,看到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藏香制作技藝,我心里特別欣慰。”次旺赤列說,“另外,我們還計劃打造一個藏香研學基地,這個基地不僅會展示傳統的藏香制作技藝,還能讓參觀者親身體驗藏香制作的樂趣,更深入地了解藏香文化的魅力。”
展望未來,次旺赤列計劃進一步深化藏香制作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擴大產品銷售渠道,研發更多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藏香產品,讓尼木藏香的品牌更加響亮。同時,他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和參與到藏香制作技藝的傳承中來,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藏香制作技藝的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文化的延續和精神的傳承。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既能守住這份古老的制作技藝,又能讓尼木藏香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了解藏香、愛上藏香。”次旺赤列說。
夕陽西下,藏香制作工坊內的裊裊煙霧仍在升騰,似在低語著古老藏香制作技藝的悠悠過往,又似訴說著傳承者們的不懈堅守。次旺赤列輕輕撫摸著晾曬架上那一排排勻稱的藏香,如同走過二十載流轉的光陰。從17歲少年指尖初染香泥,到如今已近不惑之年,這縷藥香早已化作連接古今的文化紐帶,更承載著傳承人的守望與希冀。而在這藥香氤氳中,尼木藏香必將歷久彌新,飄向更遠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