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西藏自治區各級法律援助中心積極拓寬服務領域,進一步創新服務模式,利用“援藏律師服務團”的67名律師、法律援助工作者、志愿者等法律服務人員力量,采取調解為主、訴訟為輔等有利于農牧民工的維權方式,2021年,全區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和實體平臺共受理農牧民工案件2868件,咨詢來訪人員13207人(次),代寫法律文書6497份,累計挽回經濟損失4082萬余元。
在人社部門設立工作站
深化欠薪農牧民工法律援助工作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拉薩市城關區奪底路的西藏自治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一邊通過電話解答各種問題的咨詢,一邊整理剛剛遞交的法律援助申請表,整個大廳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西藏自治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臨近年關,每天都有農牧民工過來咨詢工資問題,只要接到相關申請或者咨詢,我們都會盡全力為他們解決問題,引導他們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學習貫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進一步做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實施方案》,全區各級法律援助中心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西藏自治區關于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各項要求和部署,在現有14家農牧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各級法律援助機構繼續在人社部門設立工作站,確保農牧民工及時就近得到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同時,持續推動將討薪農牧民工納入“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重點項目的工作,動員援藏律師優先服務被欠薪農牧民工,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此外,進一步推進完善企業困難職工的維權法律援助并協同各級工會,做好“五下鄉”的送法活動。
設立法律援助維權綠色通道
完善農牧民工法律援助服務機制
為及時了解農牧民工法律援助需求,做好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通報和處理工作,全區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加強農牧民工欠薪案件信息通報與會商溝通,增強用人單位依法用工意識,主動提示用工企業不簽訂勞動合同及違法用工的法律風險,對需要幫助的農牧民工提供簽訂勞動合同指導,避免因未簽訂或不規范簽訂勞動合同導致農牧民工維權難、執行難,完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引導農牧民工依法理性維權。
在健全農牧民工討薪維權組織網絡方面,全區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在各級人民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結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設置法律援助公告欄,公布機構地址、聯系電話、受理程序等維權信息,引導農牧民工通過法律援助依法維權。同時,健全農牧民工法律援助維權綠色通道,凡涉及農牧民工的案件,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做到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優先辦理,情況緊急的先行受理,事后補辦手續。此外,還加強與各級人民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結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銜接配合,對符合條件的農牧民工維權案件通過簡易程序快速處理。
推進信息化建設
創新農牧民工法律援助服務方式
2021年以來,全區各級法律援助中心加強辦案質量監管,創新農牧民工法律援助服務方式,實現便捷優質法律援助全覆蓋。依托“12348西藏法網”和“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更加注重發揮網絡平臺和駐場法律服務人員的作用,引導農牧民工以打電話、上網等方式獲得免費法律咨詢等便捷法律服務。同時,對因不確定因素導致延誤行使管轄權異議、舉證、上訴、申請強制執行等程序權益的,指導當事人通過申請不可抗力事實證明等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對農牧民工集體討薪案件實行集體討論、全程跟蹤、重點督辦。
此外,根據農牧民工群體特點和需求,對建筑、餐飲、安保、家政等行業農牧民工,全區各級法律援助中心提供針對性強、有特色的法律援助服務。同時,不斷完善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憑統一制作的異地協作函實現案件的跨地區查詢、調查、取證,從各個環節降低農牧民工異地維權成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