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久治縣:好生態帶來好生活
云淡天高,綠草如茵,連綿起伏的草場上,羊群如珍珠般點點灑落。眼下,正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草原牧場最美的時節。
清晨,被薄霧籠罩的草原顯得格外靜謐,偶有一兩聲牛兒的哼叫回蕩在草原上。記者見到藏族小伙滿拉加時,他正牽著自家的牦牛在河邊飲水。
“我是帶它來參加縣里的牦牛評比大賽的。去年,這頭牛在第一屆比賽上拿了一等獎!”滿拉加一邊比畫一邊說,“你看,這是久治特有的牦牛品種‘久治牦牛’,像刷了黑色鞋油一樣,毛色亮得很。牦牛評比大賽就是為了選出最好的種牛。”
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久治牦牛”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但曾經長期的近親繁殖、草畜矛盾,以及牧民低水平、半野生的飼養方式,一度導致品種退化,牦牛體格越來越小,繁活率降低。為推廣本地優良畜種,優化種畜品質和畜群結構,調動牧民養殖積極性,2022年,久治縣開始舉辦久治牦牛評比大賽,并向牧民群眾推廣科學、綠色的養殖方式。
“我們牧民的飼養方式和觀念都發生了變化,科學、綠色的飼養方式才能養出‘尖子生’!去年我用獎金又買了三頭母牛,專門用來培育優良畜種。”滿拉加說,“草山分區輪牧、水草天然無污染……吃干凈的草,喝純凈的雪山水,加上草山的野生藥材做零嘴兒,才能有頂呱呱的種牛!”滿拉加捋了捋牛背,話語里滿是自豪。
久治是青海省唯一和川甘兩省交界的縣,也是黃河長江兩大水系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全縣可利用草原面積1207.9萬畝。2022年3月,久治縣被評選為青海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范縣,區位與生態優勢為當地牦牛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大機遇。
走進正在建設的久治縣“青甘川”三省活畜貿易陸港基地,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建成后這里將是西北五省區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場。”久治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魏鵬展開圖紙向記者介紹,“這就像是一家‘牦牛綜合超市’,基地根據活畜交易市場和冷鏈物流使用功能被分成A、B兩地塊,配套的拍賣及直播大樓、檢疫及交易服務中心樓、冷庫、冷鏈食品交易大棚等功能區應有盡有。未來我們會統籌全縣活畜集中出欄,利用電商平臺集中運作,數字化、集中化的發展模式將為全縣農副產品打開更廣泛的銷路。”
魏鵬介紹,“青甘川”三省活畜貿易陸港基地投運后,將會帶動牧民群眾和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村集體和脫貧群眾、監測對象能通過項目運營享受收益分紅,年收益分紅預計達400萬元。同時,飼草種植、牛羊養殖、屠宰加工、奶制品生產、糞便無害化處理及有機肥加工等“草畜肉乳糞肥”全產業鏈也在穩步推進。
“生態、綠色、有機”不但成為久治縣畜牧業的發展底色,也為久治縣的鄉村旅游增添了一抹亮色。
午后的久治縣門姆賽塘草原陽光正盛,門堂鄉副鄉長訾明材迎上前來,熱情地招呼記者到“黑帳篷”里休息。
“藏族傳統的‘黑帳篷’都是用牦牛毛一點點編織出來的,走進來便可以體驗到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遞上一碗奶茶,訾明材繼續說,“這是門堂鄉門堂村村集體經濟的重點項目,不少游客都專門過來體驗特色民俗旅游,感受藏族文化。”
門姆賽塘在藏語里意為“藥草灘”,因氣候適宜,水土豐美而盛產蟲草、川貝、佛手參、人參果等藥材。過去,當地牧民群眾大多依靠放牧、挖藥材生活,收入方式單一,對自然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2016年,門堂村依托自然生態條件發展鄉村旅游,當年就建起村集體產業“黃河風情園”。騎馬、射箭、“黑帳篷”體驗等民俗項目如火如荼展開,為游客提供了感受傳統民族文化的渠道。
“黃河風情園”的經營者之一孟尕大學畢業后在成都工作,帶著朋友的一次回鄉游玩,讓他堅定了回家鄉發展鄉村旅游的決心。“朋友們都夸這里太美了,說我的家鄉到處都是寶,所以我嘗試著以資金形式入股。”孟尕笑著說,“今年夏天迎來了旺季,從6月到8月,我們已經接待了1000多人次。不少村民都在園區內打工,除了工資,年底還能拿到分紅。家門口的產業園既提供了工作機會,還能帶動村子發展,可不是一舉兩得嘛!”
“經營者除繳納承包費外,每年還會將營業額的20%上交給村集體。”訾明材掰著指頭給記者算賬,“開發公益性崗位、維護鄉村基礎設施、慰問困難村民……村集體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全村人都能受益。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估計今年還能再漲!”
好生態帶來好機遇,機遇多才能奔頭足。青山碧水滋養著久治,在高原上繪就了一幅生態生活和諧繁榮的新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久治縣生態畜牧業發展帶動牧民增收
近年來,久治縣通過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牦牛產業振興發展等政策實施,且生態畜牧業發展共投入8000余萬元,共組建股份制生態畜牧業合作社11家,使當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漸入佳境。[詳細] -
三江源“久治牦牛”產業推動牧民“大增收”
記者27日從青海省久治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久治牦牛”完整保持了“生態、綠色、有機”的底色,自古享有“久治貢牛”的尊稱,該縣正以“久治牦牛”產業推動當地牧民“大增收”。[詳細] -
三江源“久治牦牛”獲“特優”氣候品質認證證書
地處三江源的“久治牦牛”日前獲得了“特優”氣候品質認證證書,促進了氣象與畜牧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的有機融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