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8月13日,“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系列主題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共阿里地區委員會、阿里地區行政專署有關負責人介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在阿里地區的成功實踐。

圖為“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系列主題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阿里地區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建設雪域高原的“西部明珠”邁出堅實步伐。
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建全國民族團結示范縣5個、全區民族團結模范縣7個,在全區率先完成邊境地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創建國家級示范單位13個、自治區級模范單位132個。
持續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深化“三個意識”教育,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完善寺廟僧尼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實現在編僧尼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免費健康體檢全覆蓋,寺廟基礎設施大幅改善,全地區75座寺廟(拉康)基本實現水電路訊網和寺廟書屋、廣播電視、“寺寺通”全覆蓋。
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4年,阿里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5.85億元,是2012年的3.9倍,年均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5億元,是2012年的6.5倍,年均增長1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4億元,是2012年的3.2倍,年均增長1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00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6元,是2012年的3.7倍,年均增長11.5%。
建成“三橫三縱”公路交通運輸網絡,阿里地區公路通車總里程2.2萬公里,縣、鄉、村公路通暢率分別達到100%、95%、94%。2012-2024年投資1563.82億元謀劃實施重大項目2388個,普蘭機場實現通航,新藏鐵路前期工作穩步推進,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多油水庫等重大工程建成投運,G4218昆莎機場至獅泉河鎮段、熱布加林水庫、阿青灌區等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日土白絨山羊、改則野血牦牛、象雄半細毛羊種群規模不斷擴大,探索推進“飛地牧業”,日土特細羊絨拍出1355元/公斤的歷史最高單價,中廣核阿里雪域高原“零碳”光儲熱電示范項目、措勤縣大型“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前期有序推進,高高原無人裝備測試基地落戶阿里,2024年數字經濟規模增加值達到9.9億元、增長3.7%。班公湖景區、古格文化遺址公園獲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成亞洲第一家經國際暗夜協會認證的,以星空觀測、星空攝影、星空保護為主題的暗夜公園。
地縣鄉和重點區域實現5G網絡全覆蓋,行政村4G信號覆蓋率、有線寬帶覆蓋率、光纖通達率分別達到100%、99.31%、98.62%。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連續多年實施一大批事關群眾福祉的民生實事項目,讓邊疆群眾切身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親切關懷。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024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5.3%。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落實投資1.11億元實施現代化村莊建設試點項目2個,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40個,日土縣被評為“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牧區改革模式在全區推廣。
對口支援30年以來,援阿“兩省三企”(即:陜西、河北兩省和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落實援助資金63.74億元,實施項目1000余項。醫療、教育“組團式”援藏工作成效明顯。
生態呈現新氣象
成功創建第四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區,創建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5個、示范鄉鎮23個、示范村居102個。編制完成地區和各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并獲批。大力實施“兩江四河”(即:雅魯藏布江、怒江及拉薩河、年楚河、雅礱河、獅泉河)造林綠化、獅泉河北山綠化、防沙治沙、大江大河源頭生態功能區保護等工程,2024年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4.5億元、同比增長113%。
鼓勵群眾發展苗圃124個、2.4萬畝,日土縣熱角村各類苗圃規模2600余畝,近4年累計營收1200多萬元,班公柳真正“種”出群眾幸福新生活。完成全區首單草原碳匯交易,達成交易5萬噸、130萬元。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獅泉河鎮空氣環境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達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土壤環境總體穩定。
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加大森林、濕地、草原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噶爾縣河湖長工作被國務院辦公廳列入激勵名單,瑪旁雍錯國際重要濕地、班公錯國家重要濕地、獅泉河國家濕地公園持續加強管護,濕地保護率穩定在65.73%,草原綜合植被蓋度32.62%,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優先保護單元面積分別占全地區國土面積的54.69%、56%、95.47%以上,位居全區前列。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政府租賃草場擴大金絲野牦牛棲息地12.49萬畝,金絲野牦牛種群擴大到300余只,藏羚羊種群擴大到13.98萬余只。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羌塘、岡仁波齊國家公園建設,阿里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強邊實現新突破
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持續改善邊境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因地制宜發展邊境產業,普蘭口岸功能不斷完善,建設普蘭唐嘎國際邊貿市場,對尼3個傳統邊貿點恢復開放,邊境鄉鎮、行政村公路通暢率達到95%、94%,主電網、郵政網點、電信普遍服務、寬帶邊疆、移動通信網絡“五大工程”實現全覆蓋。(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