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本地骨干醫生完成首例心臟支架植入術
近日,西藏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心內科手術團隊,完成了一例右冠狀動脈的PCI手術。值得一提的是,此例手術是由“組團式”援藏專家明強(來自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的徒弟、日喀則本地骨干醫生米瑪獨立完成,實現了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這一技術的突破,同時也是上海“組團式”援藏醫療隊自2015年開展工作以來,“師帶徒”工作結出的又一碩果。
患者是一位老年人,入院后多次出現胸痛、憋氣、大汗淋漓等癥狀,經科室討論,心內科團隊迅速為患者制定了診療方案,當天下午,便立即為病患進行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并實施支架植入。在2個小時的手術過程中,整個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的成員們擰成一股繩,只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患者反映良好,未見任何不適。
“自上海‘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入藏以來,我們經歷了從第一例造影到第一例PCI的飛躍,從老師(援藏專家)親自做,到徒弟(本地骨干)跟著做,從我做你看,到你做我幫,我們的技術一步步有了更新的突破。”骨干醫生米瑪說道。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重點幫扶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其先后派遣了多位專家入藏開展援藏醫療工作,而且數次由學科帶頭人徐亞偉親自帶隊入藏指導,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更得到了選送骨干醫師到上海學習的機會。米瑪醫師正是在徐亞偉團隊的親自帶教下,打下了導管介入手術的扎實基礎。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龍子雯介紹,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日喀則市的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冠心病患者需要做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以前全市不具備介入手術的條件,患者需要到自治區人民醫院或內地各大醫院做手術,不僅路途遠不方便,而且報銷比例低、花費高。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在新院規劃時就將導管室作為新院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在上海“組團式”援藏醫療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日喀則首個導管室和胸痛中心團隊。2018年,更是建立了24小時急性心梗綠色通道,手術數量比2017年翻了3倍,挽救了很多心肌梗死的患者,讓患者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的初心,就是建立起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努力使本地骨干醫生具備先進的醫療知識及掌握最新的醫療技能,培養一支本地醫療團隊。‘組團式’援藏醫療工作如今已經進入第4個年頭了,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不僅一項項新技術新項目會落地日喀則,而且會被更多的本地骨干醫生掌握。”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組書記張浩如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醫療保障局:舉報欺詐騙保 最高獎勵10萬元
4月18日起,為堅決打擊欺詐騙保行為,切實維護基金安全穩定,西藏拉薩市醫療保障局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欺詐騙保 維護基金安全”集中宣傳月活動。[詳細] -
全球首個抗耐多藥結核藥貝達喹啉來到西藏 可免費使用
全球首個抗耐多藥結核藥——貝達喹啉來到西藏,為西藏結核病防治領域帶來福音,讓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看到希望和曙光,據了解,只要是符合條件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都可以在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免費使用貝達喹啉進行治療,對戶籍、地...[詳細] -
甘肅天祝藏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實現野生藏藥材規模化引馴種植
近年來,由于藏藥材需求量的不斷增大,采挖量遠遠大于生長量,生長環境遭到破壞,為了保護華銳野生藏藥材資源,保障藏醫藥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甘肅天祝縣藏醫藥開發研究所積極爭取項目,建立了野生藏藥材引馴種植示范基地。[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