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兩名?脊柱側彎患兒成功接受矯正手術

7月27日,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北京協和醫院、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及強生醫療共同舉辦的西藏脊柱側彎患兒救助公益項目“青松計劃”在拉薩正式啟動。在北京協和醫院骨科醫療團隊與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緊密合作下,兩名來自西藏偏遠牧區、符合治療條件的脊柱側彎患兒成功接受了矯正手術。
“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據了解,西藏脊柱側彎患兒救助公益項目旨在提升社會各界對于青少年脊柱側彎疾病的認識及關注度,幫助困難偏遠地區脊柱側彎患兒邁出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據現有中國城市脊柱側彎發病率流行病學研究及報告顯示,脊柱側彎癥是我國兒童及青少年中最常見的脊柱畸形,其中80%為發病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在10到16歲年齡段的發病率高達2%—3%,且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以及正常的學習生活。
就此現狀,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仉建國教授在活動中表示,“兒童及青少年正處于脊柱快速生長時期,缺乏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脊柱側彎角度逐漸加重,導致軀干、胸廓變形,嚴重者可致脊髓和脊神經損傷,同時還會出現呼吸系統及心臟功能障礙,帶來癱瘓、甚至死亡風險,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重要。對于病情嚴重的患兒,及早進行手術治療不但可以幫助患兒矯正脊柱曲線、重新挺直脊背,更能幫助患兒擺脫自卑心理,重塑自信與尊嚴。”
強生醫療捐贈64根Expedium椎釘
“由于脊柱側彎早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因此家長往往難以及時察覺,導致患兒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副主任沈建雄教授在活動中強調,“在青少年中開展早期脊柱側彎篩查,及時發現側彎并進行正確的干預和治療,能有效減少和避免脊柱進一步彎曲。輕度脊柱側彎患者在疾病早期通過姿勢糾正及合理鍛煉可以達到改善甚至恢復的效果,減少后期進行手術的概率。”
強生醫療中國骨科事業部脊柱、顱頜面外科部門高級總監王利平先生表示,作為主辦方之一,強生醫療非常重視“青松計劃”。強生醫療是企業中踐行公益的先行者,始終堅持為更多的中國孩子和家庭帶來意義非凡的改變,為改善中國社會健康面貌作出更大的貢獻。西藏是“青松計劃”的起點,強生醫療希望從這里開始,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提升社會各界對于脊柱側彎疾病的關注及認知,幫助更多偏遠地區脊柱側彎患兒重塑身體曲線。為此,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提前深入西藏偏遠牧區,廣泛篩選適合進行手術的患兒,并在患兒入院后,同北京協和醫院進行了多輪遠程溝通會診,共同制定確認了手術方案。北京協和醫院派出手術經驗豐富的骨科頂級醫療團隊,強生醫療共捐贈了64根Expedium椎釘。在主辦方的共同努力下,啟動會后兩位患兒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接受了手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我愿意去援藏,隨時待命出發!”
2017年5月初,進入初夏的廣州,天氣已經開始變得炎熱。一個忙碌的下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川江剛剛結束完一天的手術,還沒來得及喝口水,手機又響了。對于一個24小時都必須開機待命的外科醫生來說,接到...[詳細] -
甘南州醫療公益活動:把溫暖送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
“我們要實打實地為基層服務,開展義診活動,為患者解除病痛,把溫暖送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北京中醫藥大學骨傷學系主任、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徐林說。[詳細] -
援藏醫生劉慶華親身感悟: 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經歷
援藏醫生劉慶華親身感悟: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經歷作為一名黨員,能有機會援藏,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和考驗,也是踐行黨員使命的具體行動。[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