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軒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澎湃熱潮中,改革強音響徹神州,奮進力量凝聚共識,實干行動擘畫新篇。為生動展現新時代統一戰線成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使命擔當,與黨同心、與國同行的赤誠情懷,統戰新語開設“話改革 建新功”專欄,反映統一戰線成員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思考與實踐,共抒助力改革、建功時代心聲。敬請關注!
劉永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彩事業發起人之一,四川省川商總會會長,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近日,記者對劉永好進行了專訪。
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部署了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精準回應了社會重大關切和民營企業訴求期盼,幫助民營企業在方向上解惑、發展上解憂、環境上解壓。請您談談對這些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劉永好:全會明確,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些清晰有力的規劃為處在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轉型期的民營企業注入新的力量,增強了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全會公報4次提到“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過去幾十年,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得益于黨和國家堅持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好政策,民營經濟不僅為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培養了一批有貢獻、有情懷、有擔當的民營企業家。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時期,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高水平”的目標,在對民營企業的發展和貢獻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民營企業家應當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引的方向去努力、去奮斗。
這次全會強調,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這些部署都切中民營企業的所思所想。近些年,面對國際國內復雜環境和經濟轉型換擋陣痛,有企業家感受到壓力,出現擔憂、焦慮,甚至個別有“躺平”的情緒,有企業家出現信心不足、動力不足的問題。全會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論述不僅緊密貼合當前實際,更指出了系統全面的改革方向,解答了困惑、消除了疑慮,為當下經濟發展明確方向、注入活力。特別是今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這讓民營企業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我們要珍惜國家的好政策,在復雜局面下不畏難、更不躺平,繼續努力拼搏,推動企業更好地轉型發展。
記者: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您對當前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實施怎樣評價?
劉永好:民營經濟促進法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其制定和實施是好事、也是大事,必將有力維護民營經濟組織合法權益、增強企業家信心、激發市場活力。為了促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中央出臺過很多政策,但從法律角度給予保護尤為重要,這是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對推動民營企業自身高質量發展有積極作用。我作為來自民營企業的全國政協委員,曾多次在提案中談到民營企業的法治保障問題,這次國家從法律層面對民營企業進行肯定和保護正當其時,我非常高興。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下一步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出臺配套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制度機制,有效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落實落細。
記者:改革開放是影響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民營企業也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成長壯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這將有力提振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增強民營企業家的發展預期,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您作為四川省川商總會會長,對于引領民營企業為國擔當、為民造福有什么考慮?
劉永好:川商總會堅持服務創新,賦能川商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引導廣大川商堅定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牽引,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聚焦主業,著力創新創造,培育、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美譽度的川商品牌。加強創新合作,共促創新成果加快產業化、市場化,共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們堅持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理念,打造川商發展服務大生態。運用數字化手段,探索“數智商會”建設,發揮商會組織紐帶作用,共促川商之間資源共享、產業融通、優勢互補。共同為川商發展壯大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服務賦能川商事業邁上新臺階。
我們積極拓展視野,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動扮演“招商大使”,宣傳蓬勃發展的四川,展示家鄉營商環境。發揮川商全球網絡優勢,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積極尋求與國內外優秀企業的合作機會,實現互利共贏。
我們堅守社會責任,引領川商積極返鄉投資興業;關注川商青年成長,促進創業就業;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傳承川商優秀文化,誠信經營、創新發展,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共塑良好形象。
下一步,將繼續建好川商總會這個大平臺,更好地服務賦能川商群體發展壯大,服務更多川商及“朋友圈”來川投資興業,帶領廣大川商一道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記者:作為中國光彩事業的發起人之一,您是如何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牢固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型財富觀,營造商業向善、資本向善、財富向善的良好風氣,塑造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的良好形象的?
劉永好:一方面,積極弘揚光彩精神,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自1994年我和其他9位民營企業家聯合發起光彩事業后,30年來新希望在全國各地建造了超過150家光彩事業扶貧工廠,投資超過50億元,帶動地方就業6萬余人,各類捐贈超過10億元,幫扶貧困戶超過10萬人。全國數十萬個民營企業通過光彩事業,為國家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新希望提出鄉村振興“五五工程”,即:帶動投資500億元,新增5萬個就業崗位,培訓5萬名“綠領”新農人,幫扶5萬農戶及中小微企業,建設5個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目前大部分已經完成。2021年,新希望集團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牽頭發起首屆鄉村振興“村長班”公益培訓,為村干部提供7天的線下高水平課程交流、2年的線上互動交流。4年來,全國有超3000名“村長”報名參與選拔,培訓了超400名學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村長班助力鄉村人才振興項目”作為光彩事業的案例入選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優秀案例庫。
另一方面,積極履職盡責,全力為民營企業、為農民發聲。我已經在全國兩會履職建言30多年,擔任過6屆政協委員,1屆人大代表,履職30多年間已經提交提案或意見總計201份。通過提案、建議或者發言等形式,我積極地履行了參政議政的職責,提交的提案和建議關注的焦點一直圍繞“三農”問題、脫貧攻堅和共同富裕、民營企業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其中很多提案或建議都得到相關部門的回復。
(劉永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彩事業發起人之一,四川省川商總會會長,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