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正在選購特色產品。
近日,由昌都市商務局(供銷社)主辦、昌都市康衢供銷有限公司承辦的“鎏金供銷迎客來·紅色昌都啟新程”供銷大集在茶馬廣場舉辦。這場為期6天的消費與文化盛宴,以“復古+創新”的形式重現供銷社的時代記憶,不僅實現了超500萬元銷售額,日吸引6000人次參與,更展現了昌都市在推動消費提質、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上的創新實踐。
復古與潮流碰撞
打造消費新場景
活動以“復古供銷社基底+霓虹燈潮流點綴”為核心設計理念,巧妙融合20世紀80年代元素與現代互動體驗。現場設置了11縣(區)展區、渝閩津援藏協作區、非遺體驗區、時光郵局等多個板塊,匯聚了300余款本土特色產品及200余種援藏精品。馬幫巡游、港風舞廳、時光列車等互動項目,搭配經典廣播與電影插曲,讓市民在購物過程中重溫紅色供銷記憶。
活動中最受歡迎的當屬復古小火車,每日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它已然成為茶馬廣場當仁不讓的網紅打卡點。郵政展位還開展了包郵活動,6天包郵近10000單,為本次促消費活動增添了不少助力。
藏昌良品、得喜服裝、鄉村振興館等商家在本次供銷大集活動中榮獲專項表彰,以肯定其在特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中的突出貢獻。藏昌良品牛肉干選本地食材、循傳統工藝,風味醇厚;得喜服裝藏裝融合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盡顯民族魅力;鄉村振興館的純天然酸奶、酥油源自原生態基地,無添加更營養,帶動了本地農牧產業發展。這些商家以匠心鑄品質,用特色連接市場,為地方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注入動力,成為行業標桿。
產銷對接顯實效
農牧民增收添新徑
供銷大集首次采用“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模式,投入30余萬元促消費資金,通過支付立減、糧票兌換等趣味活動激發消費熱情。據統計,活動累計帶動本地供銷合作社實現銷售額超100萬元,其中察雅黑青稞、芒康藏香豬肉等產品單日銷量突破3000件。“以前藏香只能就近賣,現在通過大集直接銷往全國!”丁青縣色扎鄉供銷合作社基層社負責人感慨道。
此外,活動還邀請了對口援昌省市、寧夏等商務供銷部門,召開了渝閔津昌對口援藏商務(供銷)座談會,達成了昌品出藏上平臺、采購本地牛羊肉等系列合作意向,昌都市供銷社與天津市供銷社、福州市供銷社,昌都市康衢供銷有限公司與西藏供銷集團公司、重慶供銷農產品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協議,為長效產銷對接奠定基礎。
文化賦能品牌
供銷精神煥發新生機
活動深度挖掘昌都紅色文化與茶馬古道底蘊,以沉浸式體驗為核心,精心設置藏戲展演、郵政時光郵局等特色環節,將民俗文化傳承與多元消費場景巧妙融合。活動現場聚焦昌都獨特文化,拍攝了23個昌都文化元素的引流小視頻,并在抖音、快手、微視等平臺廣泛傳播。其中一個小視頻點擊量突破130萬人次,讓昌都厚重的紅色文化、濃郁的藏式風情收獲了全國網友海量點贊與好評。
昌都市商務局局長石鯤鵬表示,供銷大集不僅是連接產銷的商品交易平臺,更是傳承弘揚“扁擔精神”、重塑新時代供銷職能的重要文化載體,為地域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搭建了雙向賦能的橋梁。
政企民協同聯動
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供銷大集是昌都推動城鄉雙向流通、激活農村市場的重要抓手。昌都市供銷社負責人范云在供銷大集品牌發布環節介紹:“我們規劃了‘一心三帶多點’的空間布局,‘一心’即以昌都市區為核心,打造規模最大、輻射最廣的供銷大集核心區;‘三帶’即圍繞紅色旅游線路、交通干道和農牧業產業帶,布局三條供銷大集示范帶;‘多點’即在各縣區重點鄉鎮、旅游景點布局多個供銷大集網點,計劃通過常態化運營與節慶活動結合,深入縣區、鄉鎮、農牧區,將供銷大集延伸至縣鄉基層,辦到農牧民家門口,打造服務農牧民的‘家門口驛站’。”
下一步,昌都市商務局(供銷社)將依托昌都市康衢供銷有限公司等主體,聯合社會資本深化運營模式創新,定期開展流動供銷車進牧區、社區大集惠民等活動,持續破解農牧區“最后一公里”難題。
從復古糧票的懷舊溫情到數字支付的便捷高效,從馬幫駝鈴的悠遠回響到線上直播的即時互動,昌都供銷大集以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實現了文化傳承與經濟增效的雙贏。紅色昌都正以開放之姿、創新之步,讓供銷品牌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為高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圖由昌都市商務局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