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拓寬富民路 鄉村美景入畫來
街子鎮駱駝泉景區。通訊員 循組 攝
“撒拉人家”農家院里的風景。本報記者 羅珺 攝
俯瞰街子鎮。通訊員 循組 攝
九月的河湟小鎮瓜果飄香,綠樹成蔭,鮮花盛開。走進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鎮,如同走進如詩如畫的綠色田園,四通八達的柏油路在一排排白楊樹的掩映中交錯延伸,皂莢樹、垂楊柳等景觀樹木為美麗鄉村“增色”,農家房前屋后鮮花環繞,放眼望去,田野郁郁蔥蔥……
因地制宜謀發展
產業富鄉促振興
“不畏艱辛,敢闖天下。是我們街子人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以前我們村的人走南闖北,大部分村民以跑運輸、外出務工、經商為生,隨著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大力發展‘撒拉人家’農家樂項目,鄉親們依靠撒拉族特色美食,足不出戶就能掙到錢了。”三蘭巴海村黨支部書記韓春林介紹。
上世紀80年代末,敢為人先、勇闖先河的有為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在街子河畔聯合辦起了一批鄉鎮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走向更大的舞臺,雪舟集團、興旺集團、青海絨業、化青公司等企業都是從這里起步發展壯大的。從三蘭巴海村沿街子河而上至馬家村,新修的撒拉爾故里民俗文化產業園就坐落在河畔,園區前身是雪舟三絨廠舊址,如今這里游客絡繹不絕,各色本土產品在展銷區琳瑯滿目,以全新的姿態助力家鄉鄉村旅游業發展,帶動周邊村民就近就業,助推“農家樂”經濟再上新臺階。
三蘭巴海村坐落在駱駝泉邊,是撒拉族的發祥地和文化地標,駱駝泉、撒拉爾民俗文化產業園等景區坐落周邊,黨的十八大以來,街子鎮黨委把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探索“黨委引領、支部抱團、企業助力”的發展模式,搭載平臺引進本土優秀企業返鄉創業,以三蘭巴海村為輻射按“一村一策”發展鄉村旅游,上坊村依托駱駝泉景區核心區位優勢,投資662.4萬元建成具有濃郁撒拉族特色的駝泉莊園,實現年收益15萬元;馬家村投資入股撒拉爾故里民俗文化產業園實現年收益20萬元。同時,以閑置資源為“杠桿”撬動鄉村產業振興,引導各村盤活閑置撂荒地、項目資金等,拓寬鄉村產業路徑,產業發展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馬吉良是托龍都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個致富能人。任支部書記以來,他著眼發展村集體經濟,依托托龍都村毗鄰集鎮和交通區位優勢,采用“土地租賃、村民持股、集體收益”的模式,盤活閑置土地,投資583萬元建成大型建材交易市場,每年產生效益達78.5萬元,其中村集體收益19.5萬元,村民入股收益59萬元。
截至去年底,街子鎮19個村集體經濟年收益達286萬元,其中村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有10個,占53%。村集體經濟收益有效解決了村“兩委”無錢辦事的難題,更為推動鄉村振興、夯實黨在農村基層執政根基提供了重要保障。
“繡花功夫”治鄉村
生態宜居展新顏
漫步在街子鎮的鄉間小道,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瞬時映入眼簾,排排民居錯落有致,寬敞的村文化廣場,清澈的泉水映襯著駱駝泉邊金燦燦的落葉,一棟棟裝修別致的磚瓦房,一道道整齊的磚院墻,一扇扇精致雕刻的木大門,一條條整潔干凈的硬化路......
上坊村黨支部書記韓文輝說:“最近一段時期結合防汛工作對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又進行了一次大提升。擴寬、硬化了村道,以前是水泥路,現在是柏油路,還在村道兩旁鋪設了人行道,走在路上既方便又安全。行走在街子的各個村莊里,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村民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橫七豎八的電線嚴重影響市容,也影響商鋪經營,最近鎮黨委政府經過專項整治行動,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街子集鎮的商鋪經營者們高興地說。自開展環境衛生整治以來,鎮黨委政府開展了“洗凈道路、刷亮集鎮”“疏通血管、清理動脈”“清理枯樹、造林填綠”“清潔街巷、提升顏值”等系列專項整治活動,集中整治凌亂線路、跨街線路就是其中一項。
全鎮上下從南到北、從西向東,小到一花一草、大到門前統建,村莊都換了“新顏”,全鎮黨員干部群眾正用“繡花功夫”繡出街子的“新顏值”。鎮黨委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全長效管護、衛生保潔、移風易俗等長效機制,把人居環境整治納入“美麗庭院”“五星級文明戶”“綠色家庭”評比細則,激勵更多村民自覺參與到改善農村人民環境中來,確保鄉村環境從“一時美”變為“持久美”,讓越來越多環境優美、村民樂居的村莊涌現在街子大地上。
筑巢引鳳促振興
凝心聚力譜新篇
“作為新考錄大學生,得到了村里3000元的資助,真的是雪中送炭,也是對我們幾年寒窗苦讀的肯定。我一定省吃儉用,用好資助金的每一元錢,努力學習,早點回饋社會,以后有了能力,也像各位愛心人士一樣,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團結村新考錄大學生韓磊在資助活動上說。
“近年來,我們一直呼吁本村藉企業家、致富帶頭人等社會賢達‘反哺故鄉’,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村集體經濟發展、移風易俗、捐資助學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中,他們參與建設家鄉的熱情比以前更高了,村里的老少也很高興。”團結村黨支部書記韓奇鵬談道。
街子鎮黨委書記韓平良表示:“鄉鎮企業是街子鎮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筑巢引鳳’推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充分利用鎮域內的縣產業園區優勢,提供優質返鄉創業環境,先后有粒粒康、化青、藝美、阿拉兄等本鎮企業落戶,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就業,我們也積極引導企業家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近年來,街子鎮黨委政府注重把人才返鄉、資源盤活、要素流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企業家、致富帶頭人、社會賢達等力量,在發展村集體經濟、推動移風易俗、教育事業發展等工作中,發揮企業家管理經驗、社會資源、愛心資助等優勢,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充分發揮企業家的帶頭模范作用,在婚喪事宜中率先推行移風易俗政策,廣大愛心企業踴躍捐資捐物助力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各愛心企業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累計捐資助學達150余萬元,資助大學生300余名。同時,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協助各村黨支部調解矛盾糾紛,引領向善向好、助人為樂的社會正能量。全鎮上下正匯集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凝心聚力繪就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夕陽西下,街子鎮透著一股濃濃的暖意,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一條條美麗的風景線,蒸蒸日上的新氣象,幸福的街子兒女見證著撒拉爾故里的“美麗嬗變”,在這片土地上,一幅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疫情擋不住鄉村振興的腳步
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波密縣等地,54名縣處級、503名科級干部和470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明確專人負責防返貧監測幫扶排查、核實、上報等工作。[詳細] -
蘋果飄香話豐年
在貢嘎縣雅江北岸森布日矮化蘋果種植基地,紅彤彤的蘋果累累盈枝、隨風頷首,飄來陣陣果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