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羌塘草原的腹地,有一片蒼茫凈土——那曲。這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示范地、高原特色畜牧業產品供應地、國家清潔能源貢獻地、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地、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儲備地;同時,畜牧業是那曲的傳統優勢產業和民生基礎,這里不是一片荒原,它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土。我國“最年輕的縣”雙湖縣地處藏北高原西北部,這里平均海拔超5000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縣級行政區。2012年,國務院批復成立雙湖縣,成為我國海拔最高的縣,總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國家先后投資數十億元幫助雙湖縣修通了公路,縣城所在地接入國家電網主網……2019年底,雙湖縣實現脫貧摘帽。在發家致富實現小康的道路上,雙湖人走出了自己的路。
近年來,雙湖縣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高位謀劃,以增加農牧民群眾收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畜牧業,以多元化發展思路積極拓展增收渠道,創新實施園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戶帶動和困難戶自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生產模式,著力打造產業扶貧升級版,讓更多群眾享受到產業扶貧的紅利。在世界屋脊,雙湖人不斷拓展高質量發展路徑。
措折羌瑪鄉隸屬于雙湖縣,地處廣袤的藏北高原,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貌,全鄉共轄3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有302戶、1459名牧民群眾。據措折羌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旺色達瓦介紹,2018年,措折羌瑪鄉成立了四個合作社。到2024年底,全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8712元。牲畜存欄43590頭(只),草場承包總面積3201.61萬畝,其中禁牧總面積237萬畝。2024年,幼畜成活率高達90.1%。
在新時代的發展進程中,措折羌瑪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將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以瓊宗黑羊產業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經過不斷探索實踐,措折羌瑪鄉積極打造“瓊宗黑羊”品牌、精心培育優質的種業之“芯”,贏得了市場份額、增加了牧民增收、提升了牧業附加值,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2023年,那曲市農業農村部門解決特色綿羊新鮮肉類運輸車輛購置資金30萬元;雙湖縣農業農村部門提供牲畜良種補貼資金24萬元;2025年那曲市科學技術局解決“瓊宗黑羊”產品包裝設備及數據檢測等30萬元項目資金……
截至目前,措折羌瑪鄉篩選培育了5500多只黑羊,有6個集中培育點,并成功注冊“瓊宗黑羊”商標。通過特色產品的推廣和粗加工,近兩年,羊胴體銷售額達80多萬元,羊雜產品銷售額達5萬多元……隨著瓊宗黑羊品牌不斷叫響,這里的農牧民的收入也不斷增加。
放眼藏北高原,那曲各地依托資源稟賦實現特色產業百花齊放,構建起“錯位發展、串珠成鏈”的縣域發展新格局,為藏北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在那曲市索縣江達鄉迪書卡村的亞瓊普家庭牧場,牧場主人扎西頓珠和家人們在廣闊的草場上,放養自家牦牛、擠取新鮮牛奶、制作美味奶制品……這種每日發生的畫面,展現了亞瓊普家庭牧場的現代化轉型之路。據悉,2025年4月,牧場正式注冊成立西藏索縣江達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從以往自產自銷、零散經營的傳統模式,發展成以家庭為單位、以現代化集約養殖為核心的新型經營主體,探索出一條“家庭牧場+現代化養殖”的新路徑。實踐表明,家庭牧場不只是一個生產單元,更是牧民融入產業鏈、實現增收致富的途徑。
雙湖縣、索縣等地區在發展中依托自身優勢,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積極開發自身特有資源,在青藏高原腹地打造適合高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有利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綠色發展。(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