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神州大地迎來了喜慶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76周年華誕。新中國76載的艱苦奮斗、篳路藍縷,演繹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76載的風雨兼程,展現了56個民族砥礪奮進的不屈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奮勇前行,開創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繪就了氣象萬千的中國式現代化圖景。
從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到“兩彈一星”的驚天突破;從雜交水稻的濟世良方,到14億中國人牢牢地端起自己的飯碗;從青藏鐵路的“天路”貫通,到“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級大橋——花江峽谷大橋正式通車;從神舟飛船遨游太空,到嫦娥探月、祝融探火實現千年夢想……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5年歷程中,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前所未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領航掌舵,全國上下勠力同心、眾志成城,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頂住了壓力、經受住了考驗,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大幅躍升,國家安定團結、人民幸福生活。
“十四五”期間,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國的發展體現在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在創新驅動方面,我國研發投入再創新高。據統計,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在民生福祉層面,由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進步的成果正一步步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綠色環保領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十四五”期間,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以上,貢獻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全面打響,黃河“幾字彎”綠進沙退;科爾沁、渾善達克流動沙地殲滅戰有力阻遏京津風沙源;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00多公里的阻沙防護帶構筑起“綠色長城”……綠色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底色,這些年的成效集中體現在增綠、治污、用能、循環四個方面。
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全社會積極圍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構建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策體系,在不斷培育和壯大綠色生產力之時,積極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在實踐層面,“十四五”期間,全國高排放、高污染項目環評審批數量持續下降;風電、新能源汽車等項目的環評數量持續增加,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44.4%、31.3%。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充分彰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堅定擔當,有力提振了各方攜手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而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生產了全球約70%的光伏組件、60%的風電設備、5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在雪域高原,2024年西藏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99%以上,基本實現全清潔電力供應,成為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最高的地區……
新征程上,我們都是親歷者、建設者、見證者,前進的道路上任何時候都會有困難挑戰,但這難不倒各族中華兒女,更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迎風招展;神州大地上,張燈結彩,笑語歡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祝福人民幸福安康。(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