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北京積極響應國家援藏計劃號召,第十批援藏醫療隊108人次醫療人才跨越千里,奔赴拉薩開展“組團式”援藏及對口幫扶工作。三年來,北京第十批援藏醫療隊的隊員們始終以“走在前列”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認真貫徹援藏精神,堅持首善標準,強化首都意識,以堅定的決心與專業的素養,全方位助力拉薩本地醫院綜合實力提升,為當地群眾的健康福祉筑牢堅實屏障。
6月20日上午9時,在北京援藏醫療隊的大力支持下,拉薩市人民醫院中醫(藏醫)診療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拉薩市人民醫院中藏結合診療邁上新的歷史起點。該中心占地面積216平方米,內設中醫診室、中醫理療室等,將開展中藥飲片、顆粒內服治療、針刺艾灸、中醫埋線減肥等療法。
北京第十批援藏醫療人才,拉薩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李享說:“隨著中醫(藏醫)診療中心的揭牌,相信我們醫院的綜合實力將得到大幅提升。我們不僅在門診提供治療,還能通過會診輻射到全院的住院患者。”
學科建設是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三年來,北京第十批援藏醫療隊深入推進“以院包科”。在北京11家責任醫院專家的指導下,拉薩市人民醫院先后完成西藏自治區危重癥救治中心、新生兒危重癥救治中心、國家胸痛中心、綜合防治卒中中心、創傷救治中心“五大中心”的建設;新建急診科、重癥醫學科(ICU)、腫瘤科、中醫(藏醫)診療科等20余個學科,重點打造了婦產科、兒科、骨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重癥監護室、血液透析中心7個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眾就醫需求的特色科室,使拉薩市人民醫院從“創三甲”走向“強三甲”。
拉薩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小巴桑說:“開科初期,我們呼吸科的學科建設和梯隊建設都是相對薄弱的,各位援藏老師根據我們呼吸科的具體情況,開展了呼吸介入睡眠中心、呼吸重癥等亞專科學科,并成功申報掛牌PCCM規范化單位,以及全國VTE優秀單位,今年成功申報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大大提高了我院以及全區呼吸系統的診治水平。”
無論是“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還是“三級醫院對口幫扶”醫療隊,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都是醫療援藏工作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北京第十批援藏醫療隊先后組織208名援藏專家與本地近500名優秀醫務人員結成對子,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帶領本地醫務人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近400項,其中,221項新技術實現了本地人員獨立掌握;選派250余名本地醫療和管理骨干人員到北京市屬多家三甲醫院開展跟崗培訓和業務進修,每年邀請近百名區外專家赴藏開展學術活動,發揮短期援藏效力。
經過多年的人才培養,拉薩市人民醫院中級職稱人員從90名增加至368名,高級職稱從8名增加至71名,人才總量是原來的3倍。拉薩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副主任馬霞說:“援藏醫生來之后,無論是在體檢中心的管理工作還是專業技術方面,都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要求。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根據他們的要求一項項去落實,流程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完善,體檢者也比較滿意,我們收到了許多好評。”
在項目建設方面,北京第十批援藏醫療隊針對醫院基礎設施簡陋、醫療設備陳舊等問題,爭取各方資源,多渠道籌措資金,實施了醫療專家樓、血透中心、門診樓改造、導管室建設等項目;采購了呼吸機、血液過濾機、3.0T核磁等一批重要醫療設備,全院硬件設施得到全面改善,醫院整體規劃得到有效提升。
“醫療援藏是黨和國家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族團結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工程。北京援藏醫療隊將始終按照‘三個有利于一個賦予’的工作要求,按照京拉兩地援藏工作安排部署,緊緊圍繞‘大病不出藏’的工作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全面加強人才培養和重點專科建設,不斷提升當地醫療服務能力,為雪域高原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為保障拉薩各族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貢獻。”北京第十批援藏醫療隊領隊、拉薩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曉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