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科學種茶火了“遵義紅”,富了湄潭人

何星輝 發布時間:2020-10-29 19:18:00來源: 科技日報

  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葉文盛把貴州省湄潭縣高臺鎮、新南鎮、茅坪鎮、石蓮鎮等相對較為貧困的鎮作為“茶樹新品種種植示范區”。僅在高臺鎮就發展了1000畝智慧茶園基地,不僅為村民們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帶動高臺鎮農戶新建茶園3萬畝。

  貴州省湄潭縣因生產綠茶而聞名,這里生態良好,被譽為“中國名茶之鄉”。然而,此前鮮為人知的是,這里還能產出可以媲美“金駿眉”的紅茶——“遵義紅”。

  這一切,除了源于湄潭的獨特的生態優勢外,還源于一個叫葉文盛的福建人以及他領導的科技創新。

  葉文盛,“遵義紅”紅茶的創始人、貴州琦福苑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遵義市科技特派員。

  他的故事,是從一片茶葉開始的。

  由閩入黔,茶鄉尋夢

  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茶葉產品

  為了尋找好茶,家在福建武夷山的葉文盛,足跡遍布國內主要茶葉產區。

  2003年,葉文盛一到貴州省湄潭縣,便被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吸引。一方面,好生態,才能孕育好茶葉。另一方面,葉文盛更看重的,是這里蘊藏的商機:當時武夷山的茶青已經30元一斤,而湄潭的茶青收購價才6元錢一斤。

  其實,湄潭茶葉種植歷史悠久,唐朝陸羽在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湄潭不僅能產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論述,宋代則有以茶葉為貢品的記載。抗戰期間,國立浙江大學遷入湄潭辦學,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和中國茶葉公司在湄潭籌建實驗茶場,提供茶樹栽培、育種、制茶、防病等研究,對后來的湄潭茶業影響極大。

  遺憾的是,盡管湄潭茶葉品質優良,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能形成品牌效應。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被收購后的茶青經加工貼牌后“身價”暴漲,一度形成了“茶農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的怪圈。

  當時,隨著地方政府對茶產業投入的不斷加大,湄潭已成為了貴州省茶葉第一大縣,茶葉基地以每年2到3萬畝的速度發展。但當地茶葉加工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短板顯而易見,市場上缺乏富有競爭力的茶葉產品。

  經過多方考察,葉文盛在湄潭縣留了下來。雖然人生地不熟,但幾經周折,他還是在一個叫“金花村”的地方,找到了一個破舊的倉庫,并將其改造成一個小加工廠。

  從此,葉文盛向當地茶農收購茶青,開始在貴州做起了茶葉。

  萬綠叢中一點紅

  300多元一斤的茶葉被一搶而空

  一開始,葉文盛做的是綠茶。

  2007年前后,福建武夷山的“金駿眉”紅茶走俏市場。條索緊秀,湯色金黃,一口入喉,甘甜頓生。“金駿眉”紅茶的誕生,被視為填補了國內市場無高端紅茶的空白。

  彼時,葉文盛就在想,能不能在湄潭做出一款與之媲美的紅茶?論生態、論茶葉,在湄潭做出一款高端紅茶,完全有基礎,唯一缺的就是工藝上的創新。

  其實,身為綠茶之鄉的湄潭,早有制作紅茶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有湄紅紅茶。1940年,“湄紅”在湄潭實驗茶場試制成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湄紅”出口創匯購買戰略物資,為抗戰勝利立過戰功。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湄紅”制作工藝竟失傳了。

  葉文盛開始了艱苦的摸索。在當地一些老茶人的幫助下,他以傳統茶葉加工工藝為基礎,經過工藝改進和技術融合,最終創新出適合加工湄潭紅茶的生產工藝,制作出外形緊細、湯色橙紅、葉底勻嫩的紅茶產品。

  世代做茶,葉文盛從小就跟著父親和兄長做茶,對茶葉有著非同尋常的癡迷,也有著獨特的經驗和見解。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雖然自己研制出來的湄潭紅茶口感很好,但葉文盛并沒有急于取名字,他想看看市場的反饋。

  2008年,葉文盛用小貨車拉著茶葉去重慶參加茶博會,沒想到,300多元一斤的茶葉被一搶而空。這讓葉文盛信心大增。

  為了區別于其他地方紅茶,2008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結合“紅色遵義”獨特的地域文化,葉文盛為自己的紅茶取名為“遵義紅”。

  2011年的信陽茶博會上,“遵義紅”躋身全國十大紅茶。2012年,葉文盛成立貴州琦福苑茶業有限公司。2015年“遵義紅”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現今貴州省最大的紅茶品牌。

  在一片綠茶中獨樹一幟,悄然間,葉文盛續寫了貴州紅茶的歷史。如今,這個當初開著小貨車的福建人,已經舉家搬遷到了湄潭。這個正兒八經的福建人,現在開口閉口就是“我們湄潭”。

  一片茶葉連接一方百姓

  帶動高臺鎮農戶新建茶園3萬畝

  “這個芽頭采嫩了,最好采一芽三。”秋高氣爽的時節,在湄潭縣高臺鎮的茶園里,依然一片繁忙的景象,茶農正在采摘今年的最后一批秋茶。

  高臺鎮曾經是出了名的省級一類貧困鎮,農民人均純收入才810元。如何“脫貧摘帽”成了高臺鎮黨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難題,經多方考察,高臺鎮決定引進葉文盛的貴州琦福苑茶業有限公司入駐。

  于是,雜草叢生的土山坡,變成了綠油油的茶山。從2013年開始,葉文盛在高臺鎮承包了500畝荒山開始種植茶葉,并通過太陽能智能滴灌系統、茶樹營養補給、智能澆灌等一體化管理,引進互聯網監控技術,聘請植保專家為茶葉種植提供技術保障,確保茶葉種植源頭質量安全。

  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葉文盛的公司與高臺鎮高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8戶428人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在他看來,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政策,把湄潭縣高臺鎮、新南鎮、茅坪鎮、石蓮鎮等相對較為貧困的鎮作為“茶樹新品種種植示范區”。葉文盛的目標是,“通過品牌的不斷提升,帶動一群人、一個區域、一個產業共同實現經濟與發展多贏局面。”

  如今,琦福苑公司已經在高臺鎮發展了1000畝智慧茶園基地,不僅為村民們解決了就業問題,葉文盛還利用自己的科技特派員身份,無償為茶農提供技術指導,帶動高臺鎮農戶新建茶園3萬畝。

  讓葉文盛感到欣慰的是,“遵義紅”紅茶不僅豐富了湄潭茶產業結構、帶動了湄潭旅游業的發展,而且還促進了湄潭30多萬茶農種茶增收,凸顯了茶葉給老百姓帶來的經濟效益。

  “脫貧攻堅一定要有產業支撐,產業發展必須要靠龍頭帶動,貴州琦福苑茶業公司在發展農業、帶動老百姓發家致富方面做出了表率。”2016年9月19日,高臺鎮的“智慧茶園”基地里迎來了遵義市脫貧攻堅示范創建現場觀摩會的召開,時任遵義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樹旺對此給予充分肯定。

  高臺鎮通過發展茶產業讓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做法是湄潭茶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真正實現了讓這里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最近2022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