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發現,微生物在海底可存活逾1億年
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微生物學研究論文發現,在海底能量貧乏的深海沉積物中,有微生物群落維持了長達1.015億年的代謝潛力。這也意味著,微生物在海底可存活逾1億年。
該論文稱,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在海底沉積下來的沉積物,幾乎沒有能讓細胞維持代謝活躍狀態的能量。雖然科學家已經能夠恢復沉積物中的微生物群落,但尚不清楚它們是如何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生存以及存活了多久。
論文通訊作者、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諸野祐樹(Yuki Morono)及其同事,對從南太平洋環流區的深海平原74.5米以下收集的沉積物樣本(大約在海平面以下3700-5700米)進行分析,這些沉積層是在1300萬年前到1.015億年前的一段時間內沉積下來的,而且包含有限量的有機物(比如碳),存在氧氣。他們進行孵化實驗:采用以同位素標記的碳和氮基質作為生物活動示蹤劑,檢驗1300萬年前到1.015億年前樣本中的細胞是否能夠以基質為食、正常分裂,從而存活下來。
論文作者發現,某些微生物對孵化條件反應迅速,在68天的孵化期內,其數量增加了逾4個數量級。在最古老的沉積物樣本中(1.015億年前),他們觀察到微生物活躍攝取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而且細胞總數在增加。他們還利用DNA測序和相關基因譜分析技術,確定了哪些類型的微生物在群落中占主導地位——其中大多數是需氧細菌。
論文作者指出,海底滲透性的降低和沉積物層的厚度似乎會阻止微生物在各層之間移動。他們總結稱,該研究表明,海底下面沉積物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至少保持代謝活躍狀態長達1.015億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