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余留芬:鞏固脫貧成果 農村產業需更多支持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產品的銷售情況影響農民的收入,關系著脫貧攻堅的效果。”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盤州市巖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說。
日前,在貴州省盤州市巖博村村辦企業的辦公大樓,余留芬正在和村企業的部分負責人開會商量如何更好將村里的產品銷售出去,減少因新冠肺炎疫情給村民收入帶來的影響。
作為一名來自中國西部山區農村的全國政協委員,余留芬的上會提案總是圍繞農村的發展來展開。
余留芬連續兩年提交了幫扶小微企業的提案,2020年的提案呼吁給小微企業更多支持。“不管是全面小康還是鄉村振興,只有農村的產業也發展起來,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才有更多人投身到鄉村建設中。”余留芬說。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余留芬對農村小微企業的生產恢復情況愈加上心,積極聯系周邊地區村辦企業,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我準備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呼吁加大扶持力度、出臺更多扶持政策,讓在農村的小微企業健康成長”。余留芬說。
余留芬介紹,通過走訪調研發現,農村農民融資難的問題始終存在,她希望可以進一步研究放寬支農信貸政策,解決農村農民融資難的問題。建議國家金融部門進一步研究支農信貸政策,探索綜合農民“創業點子+特有資產+出行消費記錄+社會綜合發展運行指數”的融資授信體系,配套支農惠農補貼政策,適當將信貸額度提高,適當放寬貸款期限由3年延長至6年。
20年前,位于大山深處的貴州省盤州市淤泥彝族鄉巖博村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年人均純收入不足800元(人民幣,下同)。如今巖博村一多半村民買了汽車,幾乎家家蓋了二層小樓。
在余留芬的帶領下,巖博村經過近20年艱辛探索,摸索出一條“利用優勢、發展產業、擺脫貧苦”的發展路子,先后創辦了矸石磚廠、火腿加工廠等6家村辦企業,目前巖博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2.2萬余元。
“不愁吃、不愁穿僅僅是基礎,鄉村發展道路上,除了硬件的改善,村民還應盡可能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自己的眼界,充實精神生活;還應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改掉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村子變得更整潔更美麗。”余留芬說。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余留芬深感肩負責任重大,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后,中國邊遠山區廣大農民脫貧鞏固將成為銜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新課題,預防返貧和新的貧困群體產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保障。“帶著問題深入民眾,多為基層發聲、多為民眾代言。我就是把自己的‘心’沉下去,把民眾的呼聲傳上來,”余留芬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