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外資來華投資總體凈流入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經常賬戶順差2642億美元,順差規模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5%,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跨境資本流動趨穩向好,來華投資總體保持凈流入格局。
一是貨物貿易順差規模為歷年次高。2023年,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6080億美元,僅次于2022年順差規模,為歷年次高。其中,貨物貿易出口31796億美元,進口25716億美元,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2023年,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對外貿易韌性增強,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支撐我國經常賬戶保持較高規模順差。
二是服務貿易運行更加均衡。2023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2294億美元,呈現出有序向疫情前水平恢復態勢。旅行、運輸仍為服務貿易的主要逆差項目。其中,旅行逆差1806億美元,赴境外留學和旅行支出規模已恢復至2019年的近八成。服務貿易順差項目保持增長。其中,咨詢、廣告等其他商業服務順差380億美元,維持在近年來較高水平,較2019年增長96%;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順差192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8%,較2019年增長1.4倍。
三是來華投資總體呈現凈流入態勢。其中,外商股權性質直接投資全年凈流入621億美元,2023年四季度凈流入規模環比明顯提升。經初步測算,全年來華證券投資也呈現凈流入態勢,四季度凈流入規模達到近2年高位,2023年9月至12月外資連續凈增持境內債券累計逾600億美元。
展望2024年,專家認為,一方面,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性將進一步提升,經常賬戶將繼續保持合理規模順差,而且資本項下外資流入將更加活躍。這是因為我國產業鏈非常完整,產業升級持續推進,生產制造能力強,這為我國貨物貿易帶來強有力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對外貿易產品和市場日益多元化,穩外貿以及區域合作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新的出口增長點將不斷涌現,經營主體越來越多,經營主體生產的產品競爭力越來越強,與我國合作的區域和國家也會越來越多,這會增強外貿的穩定性。同時,隨著外部金融條件更加趨于緩和,國際投資將恢復活躍,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超大規模市場,人民幣資產多元化和分散化投資等優勢會日漸凸顯。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市場普遍預計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將開啟降息周期,外部金融條件更趨緩和。隨著內外部環境總體改善,我國國際收支更有基礎和條件保持基本平衡。(姚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