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加快建設與高質量發展高度適配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發布時間:2024-01-09 10:3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加快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度適配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作為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要因素,大力發展科技金融不僅是增強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金融強國的重中之重。

  科技金融是支持科技創新、助力科技成果轉化、促成科技與資本高質量結合、推動科創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和服務、金融活動組織方式、金融體制機制與政策的總和。經過多年發展和一系列改革推進,我國已初步建成包括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創業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2.5萬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為2.36萬億元,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2.72萬億元;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有16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占到A股全部上市企業數量的30%以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全要素生產率的快速增長是實現這一經濟發展奇跡的基礎。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主要依賴于科技創新。因此,引導與科技創新適配的長期資金配置到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節點行業和關鍵領域,是科技金融的核心要義。測算顯示,實現2035年我國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的目標,需要在未來十多年保持平均每年5%左右的GDP增速,這意味著未來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需要恢復到2.5%甚至更高的水平。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需要保持對關鍵領域和節點行業的投資強度,這些領域的技術變革通過生產網絡的傳遞和放大,進而形成溢出效應,能夠對總體經濟發展產生倍數效應。

  發展與高質量發展高度適配的科技金融,其本質和最終目標在于以最小化的金融中介成本將社會資本配置到驅動中國經濟動能轉換的節點產業和關鍵領域。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創新科技金融工具和服務,完善科技金融體制機制。

  一是圍繞落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戰略部署,明確科技金融重點支持的節點行業和關鍵領域,比如專精特新、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

  二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直接融資在科創資本中的占比,鼓勵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科創產業具有技術不確定性大、投資回報期長、風險高、外溢性強等特點,對一般的社會資本的吸引力較弱,如果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往往難以獲得充足且成本較低的資本。高質量的科技金融應充分發揮直接融資的優勢,積極引導社會的中長期資金流向科技創新領域。一方面,要持續提升為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股權、債權、并購等直接融資服務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母基金、產業基金等方式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推動科技、產業與資本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和科創產業發展,持續培育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

  三是不斷完善科技創新估值體系,強化金融體系對科技創新價值發現的功能,激發市場主體進行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推動科技創新,作為科技創新“總開關”的研發投入尤為關鍵。研發(R&D)由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與實驗發展兩部分構成,其中,基礎研究對于重大、前沿技術實現創新尤為重要,決定著一個國家能否源源不斷地產生重大原創科技成果,進而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夠企及的高度。然而,基礎研究是典型的公共品,其社會回報遠大于資本回報。由于現有的企業估值方法難以反映社會回報的價值,導致企業普遍缺乏投資基礎研究的積極性。數據顯示,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在總研發投入中的占比低于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水平;研發投入中企業資金占比雖然超過75%,但絕大部分投向應用研究和實驗發展,而非基礎研究。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必須發揮創新主體即企業的積極作用,鼓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領域投入、拓荒高精尖技術“無人區”。為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估值體系,把基于基礎研究帶來的社會回報大于資本回報的部分納入企業估值體系之中,實現對科技創新的估值溢價,以有效激發創新主體投資基礎研究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全社會實現創新發展。而對于那些難以僅靠市場力量投資的底層、重大、前沿技術創新領域,可考慮將發行長期特別國債作為支持科技金融發展的基礎性政策工具。通過發行30-50年的長期特別國債獲得長期資金,加大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甚至直接作為長期資金支持中小微科創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9日 11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av中文字幕在线|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高清中文字幕|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