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開幕 大豆產業正步入國際化
中新網哈爾濱11月15日電 (記者 王妮娜 姜輝)11月15日,首屆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和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開幕,黑龍江省大豆國際化的話題引多方關注,目前,該省大豆制品已出口美國、德國、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黑龍江是我國優質大豆生產地,大豆種植面積占中國的40%以上。2022年,該省大豆播種面積7397.5萬畝,產量達到190.7億斤,占我國的47%。
當日博覽會上,大豆板塊以“發展大豆產業、提高供給能力”為主題,通過舉辦權威發布、專題報告、產銷對接、產品展示等活動,構建大豆產業發展新平臺。
記者從博覽會上了解到,在黑龍江省,嫩江市、訥河市、五大連池市和富錦市都是種植大豆的主力。多地大豆產業已步入國際市場。
“‘訥河大豆’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建設有100萬畝國家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原料大豆基地,有6.7萬畝土地獲得黑龍江省首家歐盟有機認證大豆種植基地。”訥河市農業農村局一位負責人說。
訥河市大豆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300萬畝以上,年大豆產量保持在45萬噸左右。該市年加工大豆約40萬噸,豆餅粉出口美國、德國、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豆總產值達到45億元。
布局國際,黑龍江省用科研“硬實力”,支撐大豆產業鏈。該省擁有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大豆種質改良分中心、中俄大豆聯合研究中心等近20個國家和省部級平臺,建有一支31人的省級大豆產業協同創新推廣體系專家團隊,致力于大豆生產加工技術研究。
為延伸大豆產業鏈,黑龍江省級財政投入2108萬元,大力開展大豆精深加工技術研發推廣。其中,東北農業大學采取國際最先進的生物解離工藝,開發出功能性植物天然提取物,保健功效顯著。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將生物發酵技術引入中藥加工領域,在中國率先建立了大豆及藥食同源中藥復合菌純種定量發酵技術,在腸道菌群與健康國際前沿研究方向上邁出了新一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