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用心守護神舟十四號平安回家

發布時間:2022-12-05 16:44:00來源: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整個返回過程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各分系統的深度參與。其中,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負責飛船在制動和進入大氣層階段的姿態控制;熱控、結構機構分系統的艙外表面防熱材料、防熱涂層以及緩沖裝置,全程保障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回收著陸分系統通過精準制動降落傘,在著陸緩沖發動機的幫助下讓返回艙穩穩落地;測控、數統和總體電路分系統則扮演“天地傳音”和智能網絡的角色,提供能源、收集整理數據和傳遞信號,確保全程零差錯。

  有條不紊處置返回艙

  在此次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回收試驗隊總體技術負責人彭華康和團隊主要負責處置(回收)返回艙相關工作。據彭華康介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地后,回收試驗隊首先要對艙體進行狀態檢查,確認艙外無危險源后才能打開艙門。

  航天員出艙后,回收試驗隊還要對返回艙進行如下處置:及時把艙內的伽馬源取出、封存;交接載荷,包括科學實驗樣品、航天員個人物品等;給艙內火工品插上短路保護插頭,防止它們被意外引爆;切斷艙內電源。此外,試驗隊還要檢查航天員座椅緩沖效果,確認返回艙信標信號準確度等。

  隨后,回收試驗隊關閉艙門,將返回艙裝車運回指定地點。由于本次任務是在夜間執行,從返回艙掉落的散落物不易被發現,只能后續在白天搜索尋回。至此,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的處置(回收)工作基本完成。

  克服低溫與夜晚兩大挑戰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的時候是9月,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的時候是4月中旬,而本次返回任務是在冬季夜間。”在彭華康看來,相較于前兩次載人飛船返回任務,低溫與夜晚是本次回收任務的兩大挑戰。

  低溫主要影響人員的保暖與設備的適應性。“以前都是在十幾攝氏度的常溫下工作,而這次卻是在零下十幾攝氏度開展工作,地面上的工具設備能否正常使用是一個問題。”

  夜晚則帶來行駛安全與照明不足的問題。“對于車輛與直升機駕駛來說,夜間的戈壁灘十分危險。行駛方向如何確定?路況如何?直升機能否降落?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試驗隊員在處置返回艙時,照明不足還會影響工作效率。”

  面對低溫和夜晚帶來的挑戰,回收試驗隊精心準備、組織和實施,努力克服不利的自然條件,全力保障此次返回艙處置任務圓滿完成。11月初,回收試驗隊就進場準備,在低溫環境下參與多次全系統演練,具體包括:按照實戰化要求,模擬返回當天的時間、地點、方案以及過程;開展多次安全培訓,圍繞返回過程故障、著陸環境異常、處置工序故障三大類故障模式準備了近20種處置預案,并針對重點環節多次單項演練。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航天員的安全是最重要的,看到他們平安落地、順利出艙,我們很有成就感。”彭華康說。

  快速返回,平安著陸

  據彭華康介紹,在成功返回地面之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經歷分離、制動、再入、減速、著陸緩沖五個階段。

  此次仍然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即神舟十四號在與空間站組合體分離后,飛行5圈就開始返回地面。“之后,位于前段的軌道艙與中段的返回艙分離,通過制動變軌,返回艙、推進艙兩艙組合體從近400公里的圓形軌道變成近地點低于100公里的橢圓軌道。隨后,推進艙同返回艙分離,后者以精確計算的再入角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推進艙則在穿越大氣層時燒毀。”彭華康說。

  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的外形看上去像一個上窄下寬的大鐘,再入之前,艙上自帶的發動機會將自身調整為大底朝前的配平狀態,以升力控制的方式再入。再入過程中,由于返回艙和大氣層的空氣劇烈摩擦,形成包裹住返回艙的等離子區,造成地面與艙體之間信號中斷,這段時間被稱為“黑障區”。在這個過程中,地面無法通過任何遙控方式對飛船進行控制,完全依靠飛行器全自動處理。

  在距離地面40公里左右時,飛船已基本脫離“黑障區”。此時,由于返回艙上安裝了靜壓高度控制器,可通過測量大氣壓力來判斷所處高度。“當返回艙距離地面10公里左右時,靜壓高度控制器會給出一個信號,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相繼打開。三傘的面積從幾平方米增大到幾十平方米再到一千多平方米,通過這樣逐級開傘的方式減小過載,保護航天員。”不過,彭華康強調,為避免減速傘和主傘在張開瞬間承受過大的力量,傘會先半打開,工作幾秒后再完全打開。此外,為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提高回收著陸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返回艙上還配置了備份降落傘。

  主傘完全打開后,返回艙就會拋掉防護“鎧甲”——防熱大底與側壁的防熱材料,隨后伽馬高度控制裝置開始工作,通過發射伽馬射線實時測量距地高度。當返回艙降至距離地面1米時,底部的伽馬高度控制裝置發出信號,艙上的4臺反推發動機點火產生向上的沖力,將返回艙的落地速度控制在1~2米/秒。同時,安裝緩沖裝置的航天員座椅抬升,盡可能吸收沖擊帶來的巨大能量,以保證航天員落地的舒適性。

  正是在回收試驗隊等航天人的密切配合、大力協同下,本次返回任務過程才得以環環相扣、天衣無縫,為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本報北京12月4日電 本報記者 張蕾 本報通訊員 任昕宇 武文佳)(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在线看中文福利影院|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2022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天堂资源在线最新版天堂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