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養老護工家中的老人誰來照顧?專家:農村養老服務發展需多方合力

發布時間:2022-04-08 11:05:00來源: 工人日報

  養老護工家中的老人誰來照顧?

  專家認為,農村養老服務發展需要多方合力,完善的體系也有助于吸引護工回流

  本報記者 唐姝

  閱讀提示

  提供老年人照料的養老護工是3000萬家政從業者的主力軍,且大部分來自農村。當養老護工從農村流向城市,他們家里的留守老人安置也成了難以兼顧的問題。記者采訪了解到,外出務工人員對農村養老服務的覆蓋充滿期望,專家認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也有助于吸引護工回流,助推鄉村振興。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擴大養老服務供給,補齊農村養老短板,實現“老有所養”。

  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已達3000萬人,約有90%的人員來自農村地區。作為家政從業者的主力軍,為城市里的老人提供照料服務的護工,又如何安置家里的留守老人?他們的老人由誰來照顧?《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采訪調查。

  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

  早晨起床后,52歲的住家家政工毛桂霞就開始了一天的照料工作。幫老人洗漱穿衣、喂藥,陪老人散步、聊天、做康復……直到晚上8點多,她才終于有了自己的時間。

  3年前,由于在山東德州老家種菜收入有限,毛桂霞來到北京應聘成為家政工,目前住在雇主家,負責照顧一位70多歲的半失能老人。她告訴記者,住家護工基本是24小時待命,只有春節、五一等長假期間才有機會回家。

  外出打工,家中的父母一直是毛桂霞的牽掛。她說:“我的父母是老家的妹妹在照看,丈夫前兩年也從北京的工廠辭職回到老家上班,方便照顧公公婆婆。”

  據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課題組2019年對北京、濟南兩地1591名家政工的調查,住家養老護理員日均工作時間達13~14個小時,約有兩成家政工家中有需要照顧的老人,72.9%的北京家政工過去一年因為工作忙而沒時間照顧家人。

  記者采訪了解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料工作難度高、強度大,住家護工常常身兼多職,既要完成基礎看護工作,還要留意老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況,這也導致了他們往往難有時間和精力顧及自家的養老需求。

  為此,在安徽省淮北市一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的周萍選擇做上門護工,每天早上8點上門護理,晚上6點下班,工作節奏相對穩定。更重要的是,一旦有需要,她也來得及趕回淮北濉溪縣五溝鎮大陳村的老家照顧父母。

  然而,選擇做上門護工也意味著周萍的收入要比在醫院或住家護理時低2000元左右,同時她還要預留出房租的成本。“兄弟姐妹也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老兩口相互照顧,做兒女的只能盡可能多地為父母盡孝。”周萍說。

  留守老人養老仍靠家庭滿足

  與周萍同鄉兼同事的周靈變把母親接到了淮北市和自己一起生活。“我和姐姐都在淮北工作,老家只有母親一人,實在是不放心。”周靈變告訴記者,老家的養老院只在鎮上或縣城才有,想請到一位合格的住家護理員更難。

  “大家都到城市里做家政工了。”在周靈變的從業經歷中,家政工要經過崗前培訓和考試,掌握一定的護理技能,具備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才能被準予上崗,而在村里很少有能提供合格培訓的家政平臺。

  周萍也提到,鎮里之前也有一家養老院,后來因經營不善倒閉,只有隔壁鎮的一家可供入住。然而,這家養老院不僅路途遠,對外鎮老人的收費也更高。

  除了農村養老配套服務機構建設覆蓋不夠廣以外,多數留守老人沒有經濟來源,也沒有能力支付養老費用。毛桂霞告訴記者,父母沒有退休金,生活來源基本靠土地流轉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補助,養老負擔都落在了子女身上。北師大課題組調查則顯示,家政工群體中,養老護理員工資最低,北京、濟南受訪的養老護理員平均小時工資分別為14.8元/小時和14.2元/小時,僅為當地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的61.7%和74.3%。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研究員王莉莉認為,農村的養老服務產業面臨缺口,購買養老服務的觀念意識較弱,其收入也不足以支撐他們選擇更好的養老服務機構,因此農村老年群體的照料,仍然需要靠家庭來滿足。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杏果指出,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鄉村出現空心化問題。鄉村留守老人不僅面臨著經濟供養不足、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匱乏等困境,許多原本應由壯年子女承擔的農業生產責任、撫養留守兒童等生活責任也轉移到留守老人身上,使其處境更加堪憂。

  逐步補足農村養老短板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鄉村60歲以上老人的比重為23.81%,比城鎮高出7.77個百分點。那么,應該如何保障好龐大的農村老年群體的基本生活,實現老有所養,讓在外務工的子女安心?

  記者注意到,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就如何健全農村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關愛留守老人生活健康建言獻策,其中包括加大養老服務政策支持力度、探索農村醫養結合一體化試點、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村留守老人數據信息平臺等。

  李杏果認為,農村養老服務的發展重心在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這需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村委會、企業、社會組織、家庭等多元主體的作用,形成合力。同時,培育并發揮老年協會等老年社會組織的組織動員和服務提供作用,開展鄰里互助,發展志愿服務,使留守婦女、低齡老年人參與到針對高齡、失能半失能等剛需留守老人的關愛行動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全國各地也紛紛探索農村互助養老,力求打通農村養老的“最后一公里”。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建成200余家農村互助幸福院,其“肥鄉模式”得到推廣;吉林省松原市楊家村有一支22人的志愿者服務隊,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周萍所在的養老服務中心也與淮北市相山區合作搭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組建了一支居家養老服務隊伍,為80歲以上低保老人提供免費的居家養老服務。周萍希望這樣的服務能覆蓋到農村,更希望農村也能建立專業的養老服務機構,讓自己可以回到村里從事養老護理行業。

  李杏果說,“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既有助于緩解外出護工們照顧父母的養老壓力,也有助于吸引這些護工回流本地工作,減輕農村的空心化,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王莉莉則提醒,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乏,還應重視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健康方面的服務需求。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国产91|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