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首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這一嶄新概念,他強調要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及落實“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時,也專門談到“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新質生產力新在哪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又指什么,它和新質生產力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 在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的過程中,又如何推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建設,從而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呢?
新質生產力是什么
新質生產力的動力來源是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基本內涵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核心標志是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生產力諸要素之間通過高效協同,提升資源配置能力有助于企業提升生產效率,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可以通過向企業提供精細的供應鏈管理以及高效的物流服務等,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讓企業有更多資源聚焦到自身核心業務,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這與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標志相呼應。
什么是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礎上的服務產業,它分為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流通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三大類。其中,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是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工農業生產活動有序進行的服務行業,是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也是從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
生產性服務業可以理解為一種中間服務部門,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的多個環節,具有專業性強、創新活躍、產業融合度高、帶動作用顯著等特點,主要包括批發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業等。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新質生產力之間的關系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擴大了更新質的生產關系的服務范圍,提升了新質生產力的生產效率。隨著生產性服務業的不斷發展,其中的專業、個性、定制化服務擴大了更新質的生產關系的服務范圍,有利于提高新質生產力的生產效率。在新質生產力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有關企業可以通過借助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倉儲、物流等環節的外包,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能夠將資源集中在最有競爭優勢的環節,增強企業的運營靈活性和生產效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延伸了更新質的生產要素的使用范圍,推動了新質生產力的能級躍遷。在這一過程中,數據作為更新質的生產要素,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能級躍遷的關鍵動力,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從生產端來看,數據不僅能夠幫助新質生產力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決策質量,還能夠在產業內企業中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另外通過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的應用,可以推動新質生產力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企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提高生產函數中的全要素生產率,這種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提高正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標志。
如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是在供給端強化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平臺的建設。通過設立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平臺,可以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多以及更加專業的服務種類,幫助制造業企業實現全球端到端一站式跨境解決方案。例如,深圳朗華集團建立了我國首家生產性服務業平臺,通過提供“跨境通關+倉儲+物流+IT定制+金融”一站式服務,為相關制造業企業走出去提供全球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它積極為企業提供快速通關、海外清關等便利企業快速實現跨境通關,通過精細化分揀倉以及高標準定制央倉等方式幫助制造業企業節約成本和時效,通過端到端物流多式聯運積極為企業實現在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設廠提供相應物流解決方案,通過提供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以及境外銀行的設立為企業通過跨境融資服務。
二是在需求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為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和應用場景。比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綠色低碳技術等,為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這些產業對高端服務的需求更為迫切。這些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都會或者即將出現大量初創型企業,需要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辦公空間、創業指導、網絡資源、投資對接等,以促進企業的快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法律和監管問題,可以借助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的法律顧問和合規服務來確保企業運營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三是擴大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健全生產性服務業開放的相關法律制度。例如,減少或取消外資在生產性服務業的股權比例限制,允許外資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在更多領域設立獨資公司,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為外資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市場準入條件。積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提升國際社會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信心。積極健全生產性服務業開放的相關法律制度,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同時,通過國際合作,參與制定全球生產性服務業的規則和標準,提升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作者丁浩員系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致公黨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柳嘉欣系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
丁浩員 柳嘉欣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