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接力棒在青年手中傳遞
對于來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科杉來說,“氣候危機”不是一個學術概念,而是涉及他和家人安危的緊迫議題。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上的一個島國。近年來,由于溫室氣體排放、海平面上升,居住在該國沿海地區的人們遭遇愈發頻繁的風暴和颶風災害。科杉不解地說:“我們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到全球排放量的1%,為何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2015年,聯合國設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英文簡稱“SDGs”),旨在呼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動,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8年后,11月1日,2023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應對氣候與糧食危機主題論壇上,包括科杉在內,來自17個國家的17名青年,舉著由可再生材料制成的、代表著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接力棒,上臺分享自己對未來的期盼。
“非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已經帶來了破壞性后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在論壇致辭中援引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指出,今年6月-9月,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3個月,海面溫度之高前所未有,極端天氣頻發。
“為了人類和世界的永續發展,我們現在亟須做出改變。”白雅婷對出席論壇的青年寄予厚望。
舉起可持續發展接力棒的,不只這17位青年,百余名世界各地的青年,帶著自己的構想與實踐,為應對氣候與糧食危機齊聚于此,他們相信青春的力量和智慧能帶來改變。
2022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WAGA公司創始人吉布森·卡瓦格的分享多次被掌聲打斷。
WAGA公司致力于解決坦桑尼亞電力短缺的困境,這源于吉布森·卡瓦格兒時在坦桑尼亞農村的生活經歷。當時,他和兄弟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完成家庭作業。他學著用電池、木棍、橡皮筋組合成簡易的移動電源,微弱又明亮的光照亮了吉布森·卡瓦格一家的生活。
“如果能讓它持續供電該多好啊!”持著這樣的想法,成年后的吉布森·卡瓦格,創立了WAGA公司,利用太陽能解決坦桑尼亞農村地區電力資源的缺乏,另外,還能通過減少煤油燈和汽油發電機的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
WAGA公司的解決方案已經在坦桑尼亞多個鄉村開始使用,許多青年和婦女還通過應聘成為這家公司的電池回收員,從中獲得工作和發展機會。
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約2.58億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問題,遠高于2021年53個國家和地區1.93億人的水平。
來自墨西哥的阿隆德拉·弗勞斯特羅希望用創新解決這些問題。作為一名環境科學領域學者,他一直以來致力于水資源的保護、有機廢物管理和環境教育,還因此獲得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土地英雄”的稱號。
現在,阿隆德拉·弗勞斯特羅正推進利用廢棄果蔬制造有機紙張,以取代當下常用的塑料制品。
可再生的智慧也閃現在這個論壇的每一個角落:主辦方為大家提供的筆記本由竹子制成,不僅環保而且護眼;中性筆原料來自回收的塑料瓶;裝著論壇議程的帆布包,則清晰標注著其減少了339g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產品全部來自一家中國廠商。
可持續發展中的中國青年活力迸發。在每人一分鐘的“電梯演講”環節中,5名來自中國的青年分享了自己在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大熊貓保護研究、生態文明公眾宣傳等方面的努力與成效。“人類沒有備用的星球。世界的環保事業,不能缺少中國青年的力量!”呼倫貝爾環保志愿者協會會長代守揚在演講中的呼吁,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論壇中,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副執行秘書安德麗婭·梅薩·穆里羅特別提及了中國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治理。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數據顯示,這片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的沙漠,30年前,植被覆蓋度不足3%,每年出現沙塵暴50多次,被稱為“死亡之海”。如今,庫布其沙漠綠化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公里,動植物由100多種增至530多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片沙漠被踐行。2022年,鄂爾多斯市林業總產值46.5億元,農牧民來自林沙產業人均純收入2700元。
“庫布其沙漠治理證明,我們能在治理土地退化的同時,創造財富、提供綠色工作,并獲得更多經濟效益。”說到這里,安德麗婭·梅薩·穆里羅極為感慨,表示應發揮青年群體的變革力量,加強合作、分享知識、建立伙伴關系,促進創新技術發展,加快行動的步伐。
在論壇接近尾聲之時,17位青年手中的接力棒,共同拼接起了“SDGs”的字樣。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需要青年一棒接一棒,共同點亮。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胤衡 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