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建設美麗中國 中國青年接力“向綠而行”

發布時間:2023-11-06 11: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江河浩蕩,奔流不息,正如一代代青年踏上綠色征程不止步。生態文明領域最具青春氣息的創造性活動——“保護母親河行動”,已走過24個年頭,見證了中國青年大步邁進的環保步伐。

  24年間,“保護母親河行動”累計籌集資金近6億人民幣,推動建設了520多萬畝青年林;累計吸引6.4億人次參與各類環保實踐;傳播影響超10億人次。

  如今,“保護母親河行動”迭代為新時代青少年生態文明品牌“美麗中國·青春行動”,越來越多的青年以實際行動“向綠而行”,逐漸成為綠色倡導、凈灘護水、垃圾分類、增殖放流、候鳥守護等環保實踐的主要參與力量。

  一代代青年接力傳承

  “爺爺栽的這批樹林子,不能甩手。”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管護員郭璽已是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他身材精瘦,皮膚黢黑。

  40年前,八步沙都是狂風。“可以說,出門八步就是沙子。”20世紀80年代,郭璽的爺爺郭朝明等6位老漢卷起鋪蓋,挺進八步沙,風餐露宿,種下的樹如今比郭璽年齡都大。

  他們是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幾位老漢約定,“自己干不動了,兒子接著干,兒子干不動了,孫子接著干。”

  “爺爺和父輩,在肚子吃不飽的情況下,還能把沙漠治理成這個樣子。”這讓郭璽十分感慨,也堅定了他留下治沙的決心。

  40多年來,三代治沙人先后在八步沙、黑崗沙以及北部山區,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3萬畝。如今,這里一片郁郁蔥蔥。郭璽的臉上滿是自豪,他笑著說:“南方的大海我沒見過,但到了春天,八步沙上的檸條就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海,我也特別喜歡。”

  沙漠變綠洲,同樣是萬曉白和其父萬平夢想中的場景。

  萬平是科爾沁沙地生態示范區的民間治沙第一人,20多年前,他毅然辭掉工程師的工作,開始治沙之路。當時正在讀大學的萬曉白,每到假期都來幫忙。

  當父親遭遇缺人又缺錢的艱難時,萬曉白帶著丈夫和年幼的女兒,放棄城市工作,扎根鄉村,致力于科爾沁沙化草原的生態修復。

  萬曉白說,那里本是內陸地區,卻開始經歷臺風,且次數逐年增加,同時還面臨著雨季延后,冬季氣溫升高的變化。他們努力重建草原生態系統,增強牧場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草原一小塊一小塊向荒漠深處挺進。20多年過去,昔日的“火沙坨子”變成現在300萬平方米的草原,植被覆蓋率達95%,野生動物有310多種。

  “每個年輕人都是‘第三代治沙人’。”在郭璽看來,只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環境,身邊的環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郭璽和萬曉白都曾榮獲“母親河”獎,這個獎對他們而言,也是父輩的榮耀。

  一個個普通人與綠色同行

  投入一次環保行動不難,堅持一份環保事業并非易事。

  早在大學期間,環保組織“綠色浙江”聯合創始人忻皓就利用業余時間做環保公益。這之后的23年,忻皓把環保做成了事業。他坦言,許多普通人的關注與幫助,成為他前行的重要動力。

  一位老人在給“綠色浙江”捐款的信件中寫道:“我是一名退休職工,生活并不寬裕……今特捐獻人民幣壹仟元,以作協會活動時的一點小補充,請一定要收下。有活動請一定要及時通知我。”

  “我們越走人越多,正是靠著大家的力量,來實現我們共同的使命。”忻皓說。

  如今,“綠色浙江”組織了6萬多名“錢塘江護水者”,在錢塘江流域開展“同一條錢塘江”巡河護河志愿活動。

  福建省云霄縣七彩虹志愿服務隊隊長林敏帶領青少年,喚起家鄉更多人的環保意識。

  云霄縣漳江口擁有福建種類最多的紅樹林天然群落,“漲潮后,紅樹林就只剩下一片綠色的樹冠留在水面,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翠綠,成為很多生物的理想家園”。

  一到假期,七彩虹志愿服務隊就會組織青少年兒童前往紅樹林。孩子們喜歡看彈涂魚在灘涂“畫畫”,看招潮蟹在礁石間“捉迷藏”,研究紅樹的特殊根系和泌鹽現象,尋覓候鳥遷徙的路線和足跡。他們把發現寫進詩里、畫進畫里,通過直播課堂,傳遞給更多自然愛好者。一些學生因保護紅樹林的經歷,高考報考生態學專業。

  以忻皓、林敏為代表的“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引領者遍布全國。

  一次次綠色“長征”開拓創新

  近年來,長江、黃河的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一群年輕人以江河為伴,以創新作答。

  “長江大保護團隊有70%都是青年,年輕人的團隊充滿活力與創新。”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殿常介紹。

  這個團隊把腳步深深扎在沿江11省(市)的100多個項目上。江蘇宜興落地中國首座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永續水”泡咖啡釀啤酒,污泥“變身”營養土……資源在一次次循環中“重獲新生”;沿江各個污水處理廠融入光伏,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直擊黃河流域治理痛點,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組織國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120余家單位、2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科技攻關團隊。

  32個工作組、1000余名專家團隊深入一線,在沿黃9省區32個重點地級城市開展“一市一策”駐點科技幫扶,實現科研與管理深度融合,推動科研成果快速應用,為地方“送科技、解難題,把脈問診開藥方”,支撐地方破解“有想法、沒辦法”的難題。

  更多的青年正在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全國青少年綠色長征活動匯集全國50余所高校,8000余支隊伍,近6萬人的腳步傳承接應,從祖國的最南端到最北端,都有青年的身影。

  綠色長征活動起源于北京林業大學學子的環保實踐。早在1984年,北林學子就率先走出校園,開展以植物養護、綠色生活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綠色咨詢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30余年。

  活動的深度不斷拓展,近幾年,他們走進黃河流域科考調研,在實踐中把握綠色發展的脈搏。“新時代的青年就應該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當我看到母親河的壯闊時,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一名學生表示。

  共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部長黃英鋒介紹,新征程上,中國青年服務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是,以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主線,緊扣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把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從植樹造林拓展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發展領域,將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投入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發展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高清大全|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高清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天堂а√中文在线|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