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農大涿州實驗場:“諾亞方舟”渡眾生

發布時間:2023-08-08 11:0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初見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場長段劉偉時,他正站在挖掘機的鏟斗里,一路從滿是泥水的街區過來。

  連日來,受暴雨洪水侵襲,涿州市防汛形勢嚴峻,處于涿州市西郊東城坊鎮的中國農業大學涿州實驗場被洪水圍堵,一度成為一座雨中“孤島”。

  8月4日14點53分,記者搭乘救援隊車輛前往涿州城西北街與涿淶路交叉路口積水較淺區域,后乘坐挖掘機得以進入位于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安置點必經之路主要街道涿淶路水位已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路段積水超一米。

  據附近村民介紹,“前兩天涿淶路積水最深時有兩米多,里面幾個村的人根本出不來。”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2300名在場科研師生、人才家園業主、實驗場教職工及家屬,處境艱難。

  保住!保住!

  7月29日,實驗場就得到了未來要下暴雨的消息,“我們當時就預測,這次的降水量可能很大,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場辦公室主任何海波說,實驗場提前做好了防汛預案,在每個場區地勢相對低洼的位置都壘起了沙袋。

  “都感覺雨會很大,但以為再怎么大,也頂多就是地勢低的地方積點兒水。”一名職工坦言情況發展讓人始料未及。隨著雨勢漸大,場區附近街道的積水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就漲了起來,并不斷倒灌進實驗場一分場的多塊實驗田。

  眼看著一分場的農田全泡了水,緊鄰的三分場圍墻也搖搖欲墜,是繼續觀察雨勢加強防線,還是迎擊洪水,將它控制在涿淶路以西,自然引流到三分場旁的廢舊礦坑內,這對實驗場來說是個艱難的抉擇。既要保住位于核心區域二分場內國家幾十億的重點科研項目,更要保證場地師生和附近村民的安全。

  “都得保住,要堅決實現洪水不過涿淶路!”三分場職工在涿淶路西側迅速堆起了兩米高的沙袋,國家重大科學裝置——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則在涿淶路東側迅速堆起了沙袋防線,以保證洪水不漫過涿淶路進入設施內。

  而在三分場場部的辦公區域內,洪水越積越多,已到涿淶路中線,三分場的職工們為了保住更多的重點項目,只能眼睜睜看著三分場內多段圍墻被洪水沖倒,場部被洪水淹沒。漫過三分場場部,洪水得以流向附近一處約600畝、深25米的廢舊工坑內,分流了大部分向核心場區奔涌的洪水。

  有難題就想辦法解決

  百余項國家科研平臺和設施是保住了,但實驗田卻是怎么都保不住了。暴雨對于很多農田來說,是“滅頂之災”。

  作物與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生孫蕤丹所在的課題組有大片的玉米地在涿州教學實驗場內種植,這段時間她的實驗正進入關鍵階段,一聽說外面下暴雨,“當時就感覺心里慌極了。”考慮到人身安全,她和同課題組的同學們一直熬到雨停,第一時間跑到了實驗田。

  玉米大片倒伏,地里的積水有齊腰高,“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剛一看到這樣的場景還是難受。”正扎在地里做搶救工作的孫蕤丹有些感慨,“這塊田不僅是某一個實驗課題,有一些育種是幾代人的努力成果。”

  但有難題就要想辦法解決難題,“搞科研的路很漫長,哪有不經歷幾次失敗的,農學人一路傳承下來的就是樂觀和奮進精神。”孫蕤丹說。

  一株一株地扶起來,一塊田挨著一塊田地耐心解決。農藝與種植專業的李婕剛剛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經過暴雨洗禮,她對農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我們做實驗尚且如此痛心,農民種了一年的莊稼,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那可能是一家人一年的生計。”

  “這樣的極端天氣下,才真切體會到農民的不易,學習農學具有太多的現實意義了,以后通過一代代的努力,我們會研制出更多耐受極端天氣的新品種。”李婕說,這也許是未來要攻克的新方向。

  和玉米地同樣面臨嚴峻考驗的還有實驗場內的雞舍。

  “實驗場周邊道路全部被淹了,玉米、豆粕等原料運不進來,暫時就配不了飼料,這會影響養雞實驗。”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博士后孫寶盛的科研項目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但由于雨勢太大房頂漏水,雨水打濕的飼料已無法使用。“我們拿出了之前多配出來的飼料,暫時解了燃眉之急。”

  在雞舍進行的實驗項目,水、電任何一樣都不能少。“因為一旦缺水,夏季高溫,無法給雞供水會出大問題,斷電就更沒法養雞了,風機停了,時間長會造成大齡雞大面積缺氧而死。”實驗場東雞場負責人曹克軍為了保住學生們的實驗項目,從7月31日晚上就一直在雞舍值守,每晚要去發電機房至少看4趟。

  要自救更要救人

  “我們村全都泡了,沒地兒待只能上這兒了。”丁家莊村譚大爺家的房屋受損嚴重,“家里房子、莊稼全完蛋了,我和老伴兒在這兒待兩天了,家里現在水電全沒有,回去也沒法住。”譚大爺說,7月31日洪水沖襲丁家莊村后,村里灌滿了水,他及時從村里出來,原本想投奔親戚,但積水太深,根本走不出去,于是就跟著村里大部分人,集中到了中國農大的實驗場。

  實驗場場部辦公區沒有積水,保證配電的電力組三班倒維護著場區內電力供應,供水沒有中斷。在洪水的包圍下,周邊6個村的村民被安置到了這只“諾亞方舟”中。

  7月30日凌晨,大量受災群眾開始聚集到實驗場。“開5號院讓大家住進來”,但僅兩小時場地就住滿了,“再開求是樓、稼穡樓東西報告廳”,不到半天時間場地又再次滿員。隨著不斷有受災群眾轉移至實驗場安置點,最高峰時段,安置點內受災群眾達2000余人。

  “把辦公室老報告廳、稼穡樓107會議室、二樓兩個會議室全部打開供群眾居住。”實驗場安置點成了目前涿州西部最大的安置點。在全力保障了百余項國家重大項目未遭受嚴重損害,保障場內職工、在場師生、人才家園業主共2300余人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時,實驗場為周圍受災群眾開放了9處場所,提供了住宿床位500余個。8月5日經協調再次募集了1200張折疊床。

  雖處孤島但不是孤軍奮戰

  由于實驗場往常假期用餐人數不多,所以這個暑期就沒儲備那么多口糧。危難時刻,口糧成為安置受災群眾面臨的最大挑戰。

  “7月31日,愛心人士、企業送20斤包裝大米20袋、面粉20袋;8月2日,丁莊書記路剛帶領村民捐贈羊6只,雞蛋400斤;8月3日大團柳村民捐贈蔬菜200斤;8月4日寧村村民捐贈蔬菜150斤,企業捐饅頭1500個……”這幾天,實驗場食堂負責人沈建華準備了一個小本子,上面記錄著每一筆接收到的愛心捐贈。

  “若沒有這些捐贈,根本撐不到今天。”沈建華說剛開始安置受災群眾的時候,“最讓人發愁的就是找物資,每天4000多人次吃的咋弄?”從7月30日晚上就開始連續奮戰的他,說話聲音都變得沙啞。

  暴雨初至,大量受災群眾涌入實驗場時,實驗場僅有200斤主糧,“這些糧,用不了半天就吃完了”。

  為確保在實驗場安置點的每個人都能吃上飯,職工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我們把菜地里能吃的菜,不論大小,全都給摘了,把庫里的麥子拿出來,找到了周邊還能正常運轉的愛心企業現磨成了面粉,解決了短期內的問題。”

  8月2日,涿州市政府協調部隊等單位通過直升機投放了兩噸方便面和火腿腸等物資。

  雖地處孤島,但不是孤軍奮戰。涿州教學實驗場并不是孤立無援的,政府供應、企業捐贈、村集體和村民自發提供物資,各方支援開始源源不斷進入安置點。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校長孫其信聽聞實驗場所在涿州遭受洪澇災害后,第一時間致電實驗場,“要想盡一切辦法努力保障師生、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并為賑災提供了專項資金。

  目前實驗場安置點內共儲備面粉4000斤、大米2500斤、雞蛋400斤、蔬菜1000斤、礦泉水150箱、豬肉350斤,能夠滿足在場師生、職工、受災群眾一周左右的生活供應。

  “我們是00后,我們不怕累”

  8月4日中午,記者推開了場區稼穡樓一樓會議室大門,屋內桌子上、凳子上、沙發上、地上橫七豎八躺著趴著10幾個年輕人。他們中有很多人一整夜沒睡,有的已經連續奮戰了48小時。

  “30號晚上這里大概來了600多人,后來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從附近村里轉移安置到實驗場的路豪是村子里少有的青壯年,看著大批的受災群眾不斷轉移進來,他主動站出來做起了志愿服務。

  “一般是來一批人,登記好,再等一批人,再統一帶到住的地方。”但7月31日晚上3點左右,實驗場內突然涌進了一大批受災群眾。

  “那時候真的是手忙腳亂,要把來的人一一分類,按年齡和身體情況,分別帶去老人住所和年輕人住所,真的感覺分身乏術。”從稼穡樓到住地,那條大概300多米的路,路豪已算不清一晚上折返了多少次。

  家住附近的李嘉皓在場區做志愿服務已經兩天了,從操場到體育館再到受災群眾住地,他來回搬運著各種物資,臉上密密麻麻的汗珠止不住地往下流。“昨天進來了一車菜,我們卸了大概幾百斤。”盡管物資很多,活兒很重,但李嘉皓一直覺得,“大家來了這里要吃飯要喝水,安置點里老人多,我們年輕體力好,我們來搬天經地義。”

  石家莊科技信息職業學院2022級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吳寒也加入了志愿服務隊伍。暑假后剛回家的他,就遇上了暴雨,“我本來是來這兒避難的,但看著那么多無助的村民,看著一個又一個00后站出來了,我真的坐不住。”

  他開始主動幫助鎮里派來負責安置受災群眾的工作人員,一起搬運物資,維持秩序,登記情況,安排床位,清理垃圾,室內消殺……

  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有20余人,為了更好協作,這些年輕人開始分工分組,根據災民需要,劃分了職能不同的服務小組。

  “我們觀察到,第一天食堂在開餐的時候,人非常多,為了保證安全,維持打飯秩序,我們設置了秩序組,還有搬運組,安保組。”吳寒說,大家分工不同,但目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村民在安置點生活得好。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周呈宣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高清不卡|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毛片无码全部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