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村史館:留住鄉愁,凝聚振興力量

發布時間:2022-12-21 17:28:00來源: 農民日報

  久經風雨的紋龍木雕,塵封多年的煤油燈、鍘草刀……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子午街道曹村村史館,由村委會的一間辦公室改建而成。自開建以來,村民積極把家中遺留下來的老物件、生產生活用具等捐獻到館中,村史館辦得“很火熱”。

  這個接地氣的村史館,在過去與現在之間搭起一座記憶的“橋梁”,讓鄉愁可感可觸,群眾認同感很強。

  “這樣的煤油燈我是點過的,看到它,我就記起了小時候點燈時聞到的味道。”住在附近村莊的方立平一邊端起煤油燈仔細察看,一邊告訴記者,“這些東西早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沒想到在這里能見到。”

  在中國廣袤的鄉村,星羅棋布的大小村史館,照見一代代農民經歷的喜怒哀樂,也記錄著生生不息的歲稔年豐,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保存文化記憶

  用記憶打撈歷史,村史館里寄鄉愁。

  河南省新鄭市孟莊鎮雞王社區是該市第一個村史館所在地。2010年,雞王村開始拆遷。如今,1400口人都搬進高樓,原來的雞王村變成新型社區,曾經的自然村落“消失”了。

  最初一些村民不愿拆舊房,“總覺得,老房子沒了,念想就沒了。”“我用了幾十年的鋤頭不能丟”。但現在,搬進高樓的村民又覺得一切還在。原來,建在聚居點的村史館,把鄉村的“根”留住了。

  村史館為人們懷舊和找尋“失落的故鄉”提供了精神慰藉。“雞王社區村史館濃縮了雞王村過去的生產生活記憶,每一部分都經過精心設計,為了找齊老物件費了不少心思。”社區干部賈俊民希望借助村史館,讓鄉村記憶代代相傳。

  60多歲的村民王長法是村史館的“紅人”,村史館的展板上貼著他20世紀70年代的參軍照、結婚照以及往來家書。許多村民像王長法一樣,自發地把家里的老物件捐出來。“這是我家兩代人謀生的老物件,母親生前叮囑我,這是咱家的祖業,一定要傳下去。捐出來是為了讓后人看看我們這一輩人曾經是怎樣生活的。”村里一位老木匠鄭重地把裝滿墨盒、線兜、大鋸、斧頭等木工工具的箱子捐給了村史館。

  柳條筐、紡花車、黑白電視機、縫紉機、農耕用具、墨斗……這些農家日常用品,默默訴說著老一輩村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勤儉持家的家風。雞王社區村史館裝修古樸,以展板和實物展示的方式,展示了村名由來、村情概況、生活用具、生產農具、民俗風情等內容,其中老物件就有500余件。

  在日新月異的當代中國,小小村史館容納的,往往是幾代人生活和情感的傳承。

  突出地方特色

  鄉愁鄉韻,不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煙火百態的民風民俗里。

  以“書香文化”為主題,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書臺村史館,濃縮了老巴中崇文重教的歷史。

  據《書臺村記》記載,唐代章懷太子李賢被貶巴州后,見巴州水土豐茂,乃宜居之地,但巴人多好勇斗狠之輩,李賢欲以孔孟之道教化民眾,想尋一個讀書辦學的地方,四處尋覓,就找到了今天的書臺村,便在此筑讀書臺,開辦學堂。后來李賢遇害,村民懷念他的教化之功,便將村子命名為書臺村。

  書臺村史館是由太子讀書文化區、傳統皮影文化區、村史村情文化建設區三個板塊組成的露天村史館。三張書桌呈“品”字形擺在中央,提醒村民時時不忘“耕讀傳家”之訓。

  作為皮影藝術之鄉的書臺村有個傳統,每逢廟會、豐收、冬閑時節就唱皮影戲。“巴中皮影民間稱‘皮韃韃戲’或‘燈影兒’。”書臺村史館里,當地皮影藝人張道陽領著來訪者參觀。生動的皮影造型、鄉土味十足的唱詞、活靈活現的表演,令在場觀眾沉醉其中。

  張道陽還經常在村史館與村民“擺龍門陣”,講述山鄉里的德孝故事。幾次下來,村民王大軍受到觸動,改變了對老母親的冷漠態度。

  “云南最大的村史館”——季官社區古滇文化村史博物館,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寶象河畔。它由紅色文化館、滇越1903鐵路博物館、流金歲月電影博物館、木雕藝術館、古滇銅韻館等10多個場館組成,館藏民間文物、藝術品數量超過十萬件。

  該館將傳統文化展示、飲食文化體驗、古滇文化傳習等項目相結合。館里還定期邀請專業老師、民間藝人到館開設特色課程,探索本土文化藝術的傳習教育,讓傳統與創新碰撞交融,迸發出勃勃生機。

  帶動鄉村經濟

  村史館既是凝聚鄉情民心的紐帶,也是帶動產業發展的平臺。

  “金碑有個古茶園,賢妹采茶心里甜,火石哥兒早些采,今年錯過等明年。”一曲質樸的金碑茶歌,唱出了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金碑村史。四川省南江縣南江鎮金碑村是南江大葉茶和高山富硒茶的生產地,村史館里專門設置了品茶區,將其打造為對外推介金碑村的窗口。

  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良山鎮下保村的農耕文化展示館,自2015年建成開館后就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參觀。當地趁熱打鐵,成立文化旅游公司,開發出更多體驗性項目,增強了鄉村旅游的趣味性。在農耕文化體驗區,游客可以進行種菜、采摘、燒柴火等農事活動,感受土地翻耕、育秧、插秧、收割、入倉的全過程,體驗打麻糍、切糖片、做米圓、釀米酒、做豆腐等農家樂項目。農文旅融合帶來了人氣和商機,小小的村子一年能吸引游客30余萬人次。

  當然,在村史館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很多村史館存在展陳內容同質化、缺乏與所在地關聯、人流量少、運營管理所需的人力財力不足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反思和改進,從而更好地發揮村史館作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人看的www视频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