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次仁卓瑪正在檢修光伏設備。記者 萬靖 攝
那曲市色尼區嘎爾德牧場,20歲的牧民姑娘次仁卓瑪正半蹲在光伏發電設備旁專注檢修,高原的風拂過她的面龐,黝黑透紅的膚色映襯出自信的笑容。如今,她已是牧區小有名氣的“光伏電工”,一邊嫻熟排查故障,一邊向記者介紹設備運行情況。
“去年,我參加了市里‘雙共’奮進隊組織的技能培訓,現在負責維護村里的光伏設備。”話音未落,次仁卓瑪已利落地擰緊了最后一顆螺絲。身旁的光伏板在高原的烈日下泛起銀光,仿佛為她披上了一層閃亮的彩衣。
這一幕,是那曲市創新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自2023年7月起,那曲市聚焦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所難,創新推行以“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增收致富”為核心的“雙共”奮進隊基層治理模式。通過組織化、系統化培訓,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與群眾技能水平,推動群眾從“被動參與”轉向“主動治理”,實現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各類培訓1348場次,覆蓋3.37萬人次,內容涵蓋勞務技能、綜治要點、法律常識、應急處突等多個領域。作為“中樞神經”的那曲市“雙共”奮進隊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串聯起全市1329支隊伍、3.3萬余名隊員,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域的基層治理網絡。
在海拔4800米的安多縣扎仁鎮納色社區,一場熱烈的“牧區議事會”正在舉行。居委會主任朗杰多吉等社區工作人員與7名“雙共”奮進隊員圍坐一圈,圍繞草場輪牧方案展開討論。墻上的“三務公開欄”里,清晰記錄著奮進隊本月處理的各類事項。高原的陽光透過窗戶,照亮每一張專注的面龐。
比如縣良曲鄉熱如村同樣煥發新氣象。村委會前的廣場上,30多名隊員正開展應急處突演練,動作整齊劃一。文化室內,56歲的格桑認真記錄著《反分裂國家法》的講解要點——這位曾經的法盲,如今已成為村級法律明白人。
數據顯示,“雙共”奮進隊工作開展以來,那曲市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率已提升至96%,農牧民主動參與治安防控比例達83%以上。當越來越多的農牧民成為基層治理的活躍力量,當增收致富與長治久安同頻共振,雪域高原的治理現代化之路,正在這片離天最近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蓬勃生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