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給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帶來很大變化,不僅破解了“看病遠、看病難”的痛點,更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據隆子縣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縣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伍成林介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展以來,當地醫療衛生領域從設備迭代升級到核心技術賦能,從骨干人才培育到重點學科建設,全方位補齊發展短板。如今,隆子縣醫療衛生薄弱科室持續提質增效,整體診療水平穩步提升,為群眾健康筑牢了堅實防線。
硬件全面改善。隆子縣先后獲批國家投資、援藏資金1.1億元,完成隆子縣中心醫院提質改建工程,新建高壓氧室、感染樓、待產室等,改擴建病理室、手術室,采購64排CT等大型設備;完成了列麥、熱榮等鄉鎮衛生院新建和改擴建工程,目前隆子縣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已基本完成。
人才逐步培優。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充分發揮優勢,堅持選苗、培養、考核、激勵一體推進,精準落實“師帶徒”,探索建立“1+2+N”傳幫帶模式;加大“送出去、請進來”力度,每年組織本地醫護人員前往高水平醫院進修培訓、學習交流。常態化、分批次、分層次對鄉村醫生開展“全覆蓋”式能力提升培訓。近幾年累計培訓500多人次,培養了22名本地專業人才,有8名醫生能獨立完成常規手術。
學科重點加強。援藏人才科學制定總體學科建設方案,扎實推進“一院對一病”工作,強化隆子縣中心醫院骨科、內科、婦產科等重點學科,突破麻醉科、普外科等較弱學科,提升肺結核、白內障等地方常見病和肺水腫等高原病診療水平,近年來隆子縣中心醫院新設感染、精神衛生、高壓氧等科室,病理科即將開科,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余項。
管理不斷提質。援藏人才統籌推進縣鄉村醫療衛生一體化管理,完善各項制度、健全縣鄉村的質控體系,出版9期質控通訊。投入80余萬元,全面提升醫院內涵建設、文化建設,促進醫療質量管理規范化和內部管理精細化。
服務整體提升。在援藏專家的指導下,經過不懈努力,隆子縣醫療機構診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接診病種不斷擴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95%,手術量節節攀升,先后開展無痛腸胃鏡、無痛分娩等多項新業務,患者就醫體驗不斷改善。2024年,隆子縣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達到4.4萬人次,較幫扶前提升18.9%;住院量突破1000人次,較幫扶前提升23.8%;手術124臺次,比幫扶前提升近70%。
“把優質醫療的‘根’扎在雪域,讓群眾就近享受高水平服務是基層醫療不變的目標。”伍成林表示,下一步,隆子縣醫療衛生工作將以遠程醫療為平臺全面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以“二甲”復審為抓手全面提升醫療管理與服務,以績效評價為載體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學科建設,將隆子縣衛生服務中心打造成高標準區域醫療中心,為隆子及周邊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