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遠方”珠聯璧合 旅游業迸發新活力
深秋時節的昌都,綠草褪去,層云依舊,空曠寂寥的大地上別有一番意境。
位于類烏齊縣伊日峽谷景區內的一家藏家民宿里,暖意融融。主人羅桑格列正在為來自四川的游客準備午餐,廚房里灶臺上文火慢燉的牦牛肉,散發出陣陣誘人香味。
羅桑格列一邊小心翼翼地照看著火勢,一邊和遠道而來的客人寒暄:“近幾年,我們昌都的旅游資源開發了很多,環境也是越來越好,你們要在這里多玩幾天才行。”
“那是一定的,我們從內地過來,進藏第一站就是昌都,早就聽說類烏齊的景色美不勝收,當然要好好領略一番?!庇慰屠钕壬鷦t開心地說。
類烏齊,藏語意為“大山”,位于昌都市北部,氣候類型多樣,旅游資源豐富。這里有處于群山環繞之中的療養勝地伊日溫泉,有植被茂盛、風景秀麗的伊日峽谷,還有地貌獨特的崩勒溶洞……每年都有眾多區內外游客慕名而來。
除了類烏齊景區,近年來,昌都市依托國道317、318、214、省道303“四線”,圍繞昌都茶馬城、八宿然烏湖、芒康古鹽田、江達崗托等重點景區的開發建設,著力打造了崗托鎮、如美鎮、然烏鎮、吉塘鎮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鎮及特色鄉村旅游示范區,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不斷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使當地貧困群眾真正吃上了“旅游飯”。
在依托于大自然美麗饋贈的同時,昌都市堅持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旅游發展的前提,著力確保群眾的生活家園更加干凈整潔。
通過開展環境污染整治、農牧區生活垃圾整治、推廣村級污水處理站建設、組織村莊清潔、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等工作,昌都市的人居環境越來越美,前來昌都的游客無不稱贊。
此外,昌都市在各村(居)積極推廣房前屋后種樹,全面消除了海拔4300米以下無樹村、無樹戶。
類烏齊縣伊日鄉水提村,在發展旅游的同時,始終把生態保護擺在首要位置。隨著“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推進,水提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張貼倡議書、入戶宣講村規民約等方式,使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水提村的村民格列加措說:“我們這里的野生動植物和旅游資源很豐富,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旅游收入,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在消費美景的同時更需要有人來守護美景。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讓美麗生態發揮出長久的經濟效益?!?/p>
如今,走在昌都市的各個鄉鎮、景區,平坦的水泥路上看不到垃圾,房前屋后都栽有月季、雛菊、蘋果樹等花草果樹,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幸福畫卷正在藏東大地徐徐展開。
昌都市旅游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幾年,昌都市將繼續開發貧困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將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將文化與旅游相融合,真正實現“詩與遠方”的美好目標,實現貧困地區百姓脫貧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魯濕地本月起停止對外開放
拉魯濕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內陸天然濕地,有著“拉薩之肺”“天然氧吧”之稱。[詳細] -
拉薩秋冬季交通整治“百日會戰”開啟
拉薩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決定自即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秋冬季“壓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百日會戰”專項整治行動。[詳細] -
【藏北故事】我們坐著火車過唐古拉的夢想實現了
2006年10月2日13時15分左右,我乘坐剛開通3個月的北京至拉薩T27次列車風馳電掣般地通過了唐古拉火車站,前往下一站的藏北首府那曲鎮采訪。[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