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科技

"風云二號"最后一顆衛星成功發射

倪偉 發布時間:2018-06-06 11:26:00來源: 新京報

5日21時07分,風云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風云二號H星是風云二號系列最后一顆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17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將專注為中國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提供支撐。

風云二號系列衛星是我國天氣預報的主力,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這一年滿“20歲”的成熟衛星,為我國天氣預報的進步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臺風監測為例,自1998年風云二號衛星投入運行至今(截止到今年4號臺風),風云二號對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471個臺風、登陸我國的141個臺風監測“無一漏網”。

風云二號實現“四星同輝”

風云二號是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共規劃有01批、02批、03批三個批次9顆衛星。03批衛星于2006年立項研制,H星為03批第三顆業務應用衛星,入軌后將命名為H星。

從1997年風云二號A星升空起,我國已發射8顆風云二號衛星,它們定位在距地面約3.6萬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上,拍攝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云圖,用來觀測氣象、預報天氣。

據風云二號衛星總指揮李海生介紹,風云二號H星主要功能與03批前兩顆衛星一致,但卻是風云二號所有衛星中可靠性最高、性能最穩定的衛星。因為團隊人員研制每一顆新星時,都會充分總結前一顆衛星的經驗,因此衛星一顆比一顆先進、性能一顆比一顆優化。

風云二號總設計師曹亮表示,相比于前一顆G星,風云二號H星共有15項技術狀態進行了改進提升。

至此次發射前,風云二號有3顆衛星在軌運行(E星、F星、G星),形成了“多星在軌、互為備份、統籌運行、適時加密”的業務運行模式,在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及沙塵暴、森林草原火災的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我國天氣預報主力衛星。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測算,風云衛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40。

對近海臺風監測無一漏網

據國家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風云二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魏彩英介紹,風云二號衛星已成為我國應用最好的系列遙感衛星之一,廣泛用于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特別在臺風、暴雨、大霧、沙塵暴等災害監測預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臺風監測為例,自風云二號投入運行至今(截至今年4號臺風),20年間,西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了471個臺風,其中141個登陸我國,風云二號監測到了所有471個臺風。

20歲“高齡”的風云二號系列在堅持服役的同時,將替代風云二號的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已開始工作。

我國在2016年發射了一顆風云四號。今年5月1日,這顆風云四號A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使我國氣象衛星業務順利完成更新升級。未來,風云四號將逐步全面替代風云二號。根據布局方案,風云四號A星在主業務位置東經105運行,在該位置的風云二號G星漂移至東經99.5繼續提供觀測服務。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介紹,風云四號觀測效率比風云二號提升20倍、探測通道提升3倍、觀測數據量增加160倍,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地球靜止軌道成像觀測和紅外高光譜大氣垂直探測綜合觀測,使我國氣象衛星“從跟跑并跑轉向并跑領跑”。

焦點 1

為覆蓋更多國家H星西移7.5

風云二號H星原計劃定位在東經86.5上空,最終卻將位置往西移動了7.5,定位在東經79上空。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這一更改是應世界氣象組織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要求作出的,使得風云二號不僅能覆蓋我國全境,而且還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印度洋和大多數非洲國家提供服務。

趙堅表示,這一布局有多方面意義:

首先,將進一步優化風云系列衛星的軌道布局,更好地覆蓋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地區監測,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其次,可讓“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接受來自風云衛星的更好的氣象監測服務。

此外,這一布局響應了世界氣象組織希望中國加強印度洋區域的衛星觀測,避免未來該區域出現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監測空白的建議。

“這體現了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對進一步提升中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有著重要意義。”趙堅說。

風云二號H星西移,是否會影響對中國境內的覆蓋?趙堅表示,西移后,衛星仍可全面覆蓋中國境內,其東沿延伸至太平洋海域。

焦點 2

服務“一帶一路”地區防災減災

據國防科工局介紹,風云二號H星將運行在與新疆喀什相同經度的赤道上方,可以實時獲取中國及其周邊地區可見光、紅外云圖和水汽分布圖,收集并轉發氣象、海洋和水文等環境監測資料,播發數字展寬云圖,嚴密監視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天氣系統的變化。

自然災害是“一帶一路”沿線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威脅。根據國際災害數據庫統計,“一帶一路”沿線相對災害損失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以氣象災害居多。

這些地方多山地、高原、沙漠、海洋等無人區,氣象觀測盲點多,成為天氣預報的短板。運行于“天外”的氣象衛星可對大氣進行全天候、立體化觀測,清晰捕捉風云變化,有效彌補地面觀測短板。

今年4月24日,國防科工局、中國氣象局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簽署了風云氣象衛星應用合作意向書。中國氣象局同日發布“中國風云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遭受臺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災、沙塵暴等災害時,可申請啟動該機制,第一時間獲得風云衛星高頻詞云圖及相關定量產品,為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及時信息保障。

目前,風云衛星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氣象“守護星”。2017年8月,風云二號E星提前捕捉到巴基斯坦強降水跡象,及時發出氣象預警,助當地展開防災救災工作。2015年尼泊爾“4·25”地震期間,風云衛星數據成為該國震后24小時內抗震救災的重要保障。

前瞻

2025年前規劃11顆氣象衛星

中國氣象局在《我國氣象衛星及其應用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了我國氣象衛星后續發展需求;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明確了與氣象事業緊密相關的11顆衛星。

這11顆衛星包括3顆風云三號衛星、2顆風云四號衛星、一顆晨昏軌道氣候衛星、一顆高精度溫室氣體探測衛星和1顆高光譜衛星。此外,還有全新研制的一顆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和2顆降水測量雷達衛星。

其中,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將提升人類對快速變化的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預警能力。該衛星成功發射后將與風云四號組網運行,大幅增強降雨預報、氣候預測、自然環境和自然災害監測的能力。

降水測量雷達衛星將實現主動降水測量與被動微波和光學成像遙感的結合,實現降水和云雨大氣參數遙感探測,獲取融化層高度和厚度信息,為提高降水數值預報的準確率提供支撐。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最好的中文字幕视频2019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最近2022中文字幕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