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現場。

招聘會現場 圖/記者 次仁旺姆
金秋十月,就業的暖風拂過雪域高原。10月30日,由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與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智集團)共同主辦,西藏大學承辦的“中央企業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拉薩成功舉辦,標志著本年度系列專場招聘會正式全面啟動。
本次招聘會以“推動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為核心目標,依托央企就業援藏機制,精準搭建人才與企業對接平臺。活動吸引近40家中央企業積極參與,共提供超過1500個就業崗位,覆蓋互聯網、制造、運維、農業、財務等多個領域,大部分崗位工作地點聚焦西藏自治區外,為畢業生拓展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招聘會現場
近千名高校學子參與
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近千名高校學子踴躍參與,累計投遞簡歷近1500份。中國電信、中鋁集團、中國中鐵等央企展位前排起長隊,學生們認真咨詢、積極應聘。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畢業于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已在中國海油工作近四年的西藏籍職工保數芬分享成長歷程。中國三峽集團、中鋁集團、中國聯通等單位還現場開展企業介紹與崗位分享,有效激發了在場學生的求職信心與奮斗熱情。
西藏大學工學院大四學生李豪說:“我向中國三峽集團和冶金地質總局投遞了簡歷,期待能被錄取。”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供用電技術專業的洛松澤旺也專程趕來,向國家電網投遞簡歷,滿心期待錄用機會。
此次活動的主辦方表示,在崗位設置與薪酬待遇方面,各央企結合西藏籍畢業生的實際需求,提供技術管理、專業技能、研發類等多元化職位,薪資水平符合行業及地區標準,注重崗位的可持續性與個人發展空間,幫助畢業生樹立理性的就業預期。
據中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教育培訓事業部項目經理符育蔚介紹,本次系列活動還將在林芝、成都和咸陽陸續開展,進一步擴大就業服務覆蓋面。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唯一一家以人力資源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智集團已構建“選拔—培養—就業—穩崗”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力西藏籍高校畢業生順利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
中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張珅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就業援藏是新時代援藏工作的重要內容與任務,中央企業將促進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視為分內之責、應盡之責;此次專場招聘會既是履行政治責任的體現,也是優化人才結構、集聚發展動能的需要,每個崗位都承載著對西藏學子的殷切期望與企業擔當。
高校舉措
多管齊下促就業提質
“西藏大學在校黨委的高度重視下,提前謀劃2026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全校上下一盤棋,把大學生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落實落細。從今年秋季起,西藏大學已經組織4場線下中大型招聘會,共吸引了150余家企業,提供了3000多個崗位,吸引了全區高校大學生超6000人次來到招聘會現場。”西藏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周娜說。
周娜表示,除了線下招聘會外,畢業生還可以通過西藏大學就業信息網、“藏大招就發布”微信公眾號、西藏大中專就業創業信息網、西藏自治區人社廳官網及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等渠道獲取招聘信息。學校舉辦的各類招聘會、宣講會除了在西藏大學就業信息網上發布外,學校還專門建立了就業工作群,通知相關學院,學院再轉發到畢業生群,及時通知提醒畢業生,保障信息暢通。
目前,西藏大學通過構建就業管理、育人、提升機制,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近三年,西藏大學落實以就業率為重要參考的學科專業優化調整,撤銷3個本科專業,新增2個本科專業;調減9個本科專業招生計劃,理工醫類學生招生占比65%以上。自辦學以來,西藏大學培養輸送的畢業生遍布西藏各地(市),近70%的畢業生扎根西藏,25%以上的畢業生在條件最艱苦的那曲、阿里、昌都高海拔偏遠地區工作,切實踐行服務國家戰略、扎根雪域高原、造福基層群眾的使命擔當。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發揮好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協同多方資源舉辦線上線下行業性、區域性、專業性、聯盟性專場招聘會、雙選會,及時發布各類招聘信息,每年提供就業崗位8萬余個。
“未來,學校將繼續多措并舉,通過訪企拓崗等專項行動,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業市場,推動畢業生實現更高質量充分就業。”周娜說。
政策保障
多措并舉推動就業
就業援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依托央企就業援藏機制,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聯合國務院國資委中智集團、自治區國資委,經過多輪磋商座談,精準選定4所高校作為宣講站點,將優質央企資源直接送到西藏高校畢業生身邊,組織了此次專場招聘會。
為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先后印發《關于做好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方案》《西藏自治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量政策實施方案》等文件,將就業工作納入高校考核指標體系,提供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撐。同時,加大崗位征集力度,2025年繼續加強崗位挖潛,通過項目帶動、產業吸納等方式,千方百計拓展就業崗位;優化就業服務平臺,推廣區外組團式就業;強化困難群體幫扶,壓實包保責任,提供“1131”就業幫扶,即開展1次職業指導、做好1次家訪、進行3次崗位推介、提供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一對一”結對幫扶未就業畢業生;加強就業指導與培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引企入教,開展形式多樣、工種豐富的技能培訓,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養專業技能型實用人才。此外,西藏教育部門不斷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指導和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