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時你會干嘛?很多人或許會說,到了這個年紀,就該享受生活,含飴弄孫、養花遛鳥。但是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一群老人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做志愿者。這些老人雖已年過半百,卻主動加入由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農村幸福院牽頭的“三色銀齡”志愿服務隊,每日穿梭在村落間,幫助高齡老人送餐、量血壓、撿拾垃圾等,他們說現在政策好、生活好,想發揮余熱。
銀發課堂上,老人走上講臺揮灑熱情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有一處充滿溫情與活力的地方——邱桑村農村幸福院。“一二一,踏步,一二一……”早上10時許,還未走進幸福院,響亮的口令聲便遠遠傳來。走近一看,老人們正整齊劃一地跟著節奏做操,他們雖已年邁,卻個個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待一整套操做完,老人們圍在一起三言兩語地說著,并熟練地準備好紙筆,滿心期待著藏語課。藏語課的老師是“三色銀齡”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拉巴次仁,今年68歲的他精神頭絲毫不輸年輕人。課堂上,他耐心地為老人們教授日常的藏文詞匯,還會分享一些文化故事。
“看著大家從最初的不會寫藏文,到慢慢能夠自己書寫,我打心底里高興。以前,簽名字都得我幫忙,現在他們都能自信地說‘我自己寫’,這份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拉巴次仁滿臉笑意。他說家人支持他做志愿服務,自己也因能幫大家而感到踏實、充實。
藏語課結束后,老人們的活動依然豐富多彩。有的曬太陽,有的練鍋莊舞,還有的在65歲的志愿者桑珠的帶領下撿垃圾。回憶起自己參與志愿工作的經歷,桑珠感慨萬千:“以前整天待在家里,除了喝茶就沒啥事兒可做,生活單調又乏味。現在能出來幫助別人,我心里特別開心,而且身體也比以前硬朗多了。在這里能和大家一起跳舞,心情好得不得了!”
“我們一共有30名志愿者,年齡普遍60多歲,老人們每日活力滿滿,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低齡老年人在志愿服務中的價值和作用,也為其他老年人樹立了榜樣,激勵著更多的老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共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幸福院院長、社工旦增赤列說,“一開始因為有些老人存在聽力障礙,和他們溝通有點困難,但這也讓我變得更有耐心,和他們相處,我學到了很多。”
“來來來,大家繼續練習,下午我們還要去參加村里邀請的表演呢!我們的鍋莊舞可是拿過兩屆堆龍德慶區級的冠軍。”在旦增赤列召集下,老人們開始排練鍋莊舞。
低齡幫助高齡,讓老人感受來自身邊的溫暖
中午1時許,在德慶鎮一處溫馨的小院里,89歲的孤寡老人白吉正坐在桌前,享用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飯菜。這些飯菜是63歲的志愿者次熱專程騎著三輪車為她送來的。往昔,由于年事已高,白吉老人的飲食十分簡單,常常只有糌粑和酥油茶相伴。如今,她既可以自行前往就餐點,也能享受志愿者送餐上門的服務,方便又貼心。
不僅如此,志愿者們還常常登門,幫白吉老人打掃衛生、查看老人身體狀況,哪怕是電路跳閘這樣的瑣碎小事,也會有人第一時間幫忙處理。“我年齡大了,一個人生活其實很吃力,真的很感謝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白吉老人的心里滿是溫暖。
記者了解到,“三色銀齡”志愿服務隊分別為代表助醫志愿服務項目的藍色、代表生態環保項目的綠色、代表教育支持項目的紅色,以德慶鎮邱桑村、門堆村幸福院和東嘎街道祥和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點位,打造固定服務陣地。每個點位按1:30的比例,由1名社工和30名老人志愿者組成,這是一支充滿溫情與力量的隊伍。隊伍中,60余歲的低齡老人主動肩負起幫助7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重任。這些志愿者們全都懷著一顆熱忱的心自愿加入,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幫助身邊需要關懷的人。
“因為都是同村人,彼此之間十分熟悉,我們的志愿者們能夠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村里的各種情況,這是我們的志愿服務區別于其他服務隊的顯著優勢。”29歲的社工旦赤介紹道,“低齡老人主動伸出援手,去幫助那些需要關愛的高齡老人,這種低齡幫助高齡的服務模式,不僅讓低齡老人的余熱得以充分發揮,也讓高齡老人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來自身邊人的關懷與溫暖。”
村醫發揮余熱,讓老人生活多一份保障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悠揚動聽的歌聲在村落中回蕩,62歲的平措和其他3名志愿者一同哼著曲,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一戶戶高齡老人家中。平措有著長達38年的村醫經歷,退休后,她沒有選擇悠閑地安度時光,而是主動加入了“三色銀齡”志愿服務隊,希望能發揮余熱,為高齡老人貢獻自己的力量,讓他們的生活多一份保障與安心。
每日穿梭在老人們的家中,為他們測量血壓,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已經成為平措與其他幾名志愿者生活的一部分。“平時要多吃蔬菜水果,吃完了及時跟我們志愿者說,我們會馬上送過來。”平措一邊熟練地為94歲的孤寡老人測量血壓,一邊細心叮囑著。
在堆龍德慶區,低齡幫助高齡的服務模式溫暖著每一位老人的心,它不僅體現了鄰里之間的互助互愛,更彰顯了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讓老年人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安享幸福晚年。“三色銀齡”項目負責人白瑪央金告訴記者,目前,在德慶鎮80歲至90歲的老人有108人,其中,孤寡老人11人,他們在這種貼心周全的服務模式下,得到了悉心照料。
“之前我們組織的運動會上,85歲的奶奶一騎絕塵,勇奪跑步比賽的第一名,引發了廣泛關注。老人們其實充滿了熱情和活力,只是一直缺乏一個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平臺。我們的‘三色銀齡’項目致力于構建銀齡志愿者隊伍,不僅是為了給老人們提供一個發揮余熱的舞臺,更是為了打破社會對老年人的刻板認知,讓他們能夠在志愿服務中繼續發光發熱,書寫別樣的精彩人生。”白瑪央金說。
提及未來,白瑪央金表示,將把志愿者隊伍擴充至120人規模,并同步增加專業社工至6名,進一步充實服務力量,確保項目能夠更加高效、專業地運行。通過建立“老帶新”實踐考核機制,以經驗豐富的老志愿者帶領新成員,確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同時,為了更好地激發志愿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將進一步優化現有的激勵機制,構建起“積分兌換+榮譽表彰+多元獎勵”的三階體系,讓每一位志愿者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