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的日光城里,一場圍繞“購物車”的變革正悄然發生。一邊是政府推動、企業跟進的“一店一策”改造,傳統商超以“胖永輝”為代表,打出服務升級牌;另一邊,則是民間自發、流量驅動的“山姆同款”分裝店與集合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寵。兩條路徑,指向一個命題:拉薩市民需要怎樣的零售服務?這座城市的消費圖景,正在雙軌并行中尋找答案。
集合店與分裝店的“流量好物”
“以前想吃山姆的麻薯,得等休假時去區外才能買到,現在下樓就能買,價格也比較適合。”在拉薩首家“嘗鮮美食集合店”內,市民王女士的購物車里裝滿了山姆的瑞士卷、胖東來的燕麥片和盒馬鮮生的手工紅糖饅頭。這家去年11月開業、采用加盟模式運營的店鋪,憑借多品牌聚合的特色與親民價格,迅速成為拉薩市民的打卡地。
在這里,胖東來的果蔬餐具凈、低芥酸菜籽油等日用品與山姆的麻薯包、黃油大羊角等網紅烘焙產品比鄰而居,盒馬鮮生的速食與鮑師傅的經典零食同步上架,覆蓋了從家庭清潔到便捷早餐的多元場景。所有商品由總部統一配貨,省去中間流通環節,讓區外熱門品牌以更便捷的方式走進高原市場。
同樣嗅到商機的還有“拉薩山姆甄選美食匯”。店內,100余款優選商品涵蓋烘焙、生鮮、飲品等品類,開放式分裝臺前,工作人員身著統一工裝,佩戴口罩與手套,按規范對空運抵達的商品進行分裝。負責人秦小麗說,創業初衷源于自身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及對西藏市場的期待。“現階段我們聚焦線下基礎服務升級,暫未開發線上渠道。”秦小麗表示,期待政府能在租金等方面給予小微企業專項扶持,助力緩解運營壓力。
消費者的反饋,成為門店服務的“風向標”。市民拉珍是烘焙區的常客,“這里商品集中、價格合理,日常采購一站就能搞定,價格方面我覺得還是挺合適的,畢竟拉薩遠,加點運費、人工費都能理解。”
“消費者的建議我們都會認真記錄跟進。”秦小麗表示。未來,門店將持續聚焦商品品質與服務細節,在回應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期待以政策扶持為助力,進一步扎根拉薩市場,為本地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傳統商超的“自我革命”
當“山姆同款”集合店以輕盈姿態切入市場時,拉薩的傳統超市正經歷一場自我革新。隨著電商普及與消費需求持續分化,傳統零售業開始轉型升級。
作為五年前拉薩市城關區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胖永輝”率先啟動門店升級。盡管重新開業前社交平臺上不乏質疑之聲,但實踐證明,這次爆改最顯著的變化在于商品力的提升:新增區域內網紅蛋糕、鹵味、干貨琳瑯滿目,胖東來自營的DL精釀啤酒、燕麥脆等爆款商品紛紛上架,成功吸引顧客回流。
這一轉型思路正在拉薩各大商超形成示范效應。百益超市、哈達購物廣場等本地零售企業紛紛設立胖東來、山姆同款專區,借助這些流量產品的吸引力來激發消費活力。
銷售承壓的背后,是消費習慣的結構性變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八個月即時零售交易額實現兩位數增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線上采購,而非線下逛店。對此,大麥超市總經理李志強表示,盡管部分顧客確實流向了美團外賣、淘寶閃購、京東秒送等平臺,但整體占比仍有限。在他看來,沖擊更為直接的是“零食有鳴”這類小型便利店,“它們運營成本低、部分單品價格具備優勢,對大型商超的分流效應更明顯。”
面對線上趨勢,大麥超市的應對仍在推進中。李志強透露,公司正在嘗試上線電商業務,目前正與美團、抖音等線上平臺對接。在選品上,大麥超市定期引入山姆、永輝的爆款商品。山姆商品由其直接供貨,加價率控制在與山姆線上平臺相近水平;永輝爆款則通過同源供應商或廠家直采,確保產品一致。
在雙軌探索中找尋拉薩答案
零售升級的背后,暗流涌動。各種山姆分裝店、集合店的操作能否真正保障食品衛生?集合店的進貨渠道是否正規?這些疑問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隱憂。
針對這些社會關切,拉薩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科科長李乃軒表示:“我們關注到當前零售市場‘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雙軌并行的良好態勢。這既是消費需求升級的直觀體現,也是市場活力的有力證明。同時,我們高度重視市民對新興業態食品衛生與進貨渠道的關切,我們將協同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源頭管理與過程監督,督促企業嚴守安全底線、規范進貨渠道。在零售業創新提升方面,更要積極吸納市場聲音,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一店一策’精準落地、支持本土特色與外部引進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引導多元業態互補共贏。”
縱觀拉薩零售市場,政府主導的標桿改造與民間自發的流量經濟,正形成雙軌并行格局。前者通過系統化改造提升服務品質,后者以靈活姿態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兩種模式各有側重,卻也面臨共同挑戰:如何真正契合拉薩市民的零售需求?
從消費端來看,便捷性、品質保障、價格合理是普遍訴求。這些來自用戶的聲音提示,零售服務的本質,終將回歸到“人”的體驗。
對經營者而言,成本壓力與本土化適配是關鍵。無論是秦小麗期待的政策扶持,還是李志強強調的直采優勢,都指向高原特殊市場環境下的生存之道。而“胖永輝”的轉型嘗試,則揭示了傳統商超在商品力與服務力上雙軌并進的必要性。
拉薩的零售升級,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探索。政府引導的“一店一策”與市場自發的“流量經濟”,如同兩條并行的軌道,共同推動著這座城市消費體驗的迭代。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于如何融合——讓政策的精準與市場的活力相得益彰,讓外來的品牌與本土的需求深度對接。當貨架的高度更貼近人手,當商品的品質更深入人心,這場零售變革,才能真正走進拉薩市民的生活。答案,不在報表里,而在每一個推開超市門的消費者眼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