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桑(您好),我們是社區網格員,晚上來跟您核對下信息,再把網格名片給您送家里來!”10月14日的傍晚,拉薩市城關區納金街道林瓊社區佳禾未來城的樓道里傳來敲門聲。19時剛過,身著紅馬甲的社區工作者便帶著登記表、網格名片,穿梭在各小區樓棟間,一場對準“群眾時間”,破解“服務時差”的夜間入戶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白天我們都在上班,社區上班我們也上班,想反映問題時間總不合適。”居民普布占堆打開門,見是社區網格員,立刻把他們迎進門。客廳里,網格員次巴卓瑪一邊對照表格核對家庭人口、聯系電話等信息,一邊遞上印著姓名、電話、微信二維碼的網格名片:“您把這張卡收好,有問題或者是需要咨詢,隨時打電話、發微信,我們第一時間幫您處理。”一旁的網格長旦增羅布則拿著筆記本,認真記錄著普布占堆提出的訴求。
夜間入戶行動,是林瓊社區破解基層服務時間沖突難題的實踐之一。據社區工作人員普珍介紹:“轄區70%以上居民白天外出工作,我們把服務時間調整到19:00-21:00,這時候,大家基本上都在家,既能高效完成7個網格的信息更新,還能走進居民家里、聽大家說說心里話。”截至目前,該項行動已實現網格名片全覆蓋,收集民生訴求14條、政策咨詢20件,當場辦結18件。
連日來,在佳禾未來城、天峰祥和苑以及林瓊社區其他小區的樓道間、單元樓門口,隨處可見紅馬甲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蹲在臺階上整理收集的信息,確保“數據鮮活”;有的向居民講解醫保繳費政策,解答養老認證疑問;遇到晚歸的居民,工作人員會主動上前,做好信息登記與名片發放。“以前,不知道社區的網格員是誰,遇到問題應該找誰,現在有了這張名片,辦事就方便多了!”剛下班回家的居民拉巴接過名片,笑著把名片上的聯系方式存進手機。
林瓊社區第一書記頓珠表示,從“居民找服務”到“服務找居民”,夜間入戶行動不僅補齊了網格化服務的“時間短板”,更架起了干群“連心橋”。下一步,社區將持續優化“錯峰服務”機制,結合居民作息動態調整走訪時間,推動網格化服務從“全覆蓋”向“精準化”升級,將基層治理的溫度,傳遞到每一位居民的心坎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