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的陣地不只在會議室里,更在群眾的屋檐下;不只在紙上,更在路上。”這是昌都市政協委員、江達縣康泰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羅松益西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履職實踐的真實寫照。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羅松益西始終將履職重心放在基層一線。在他看來,“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永遠隔了一層;只有走到一線,才能看到真問題、找到實辦法。”
2021年,羅松益西和其他12位市、縣政協委員自發組成幫扶小組,自籌4萬多元資金,在縣政協的支持下,深入江達縣的鄉村牧區,走訪字嘎鄉的殘疾大學生,慰問特殊困難家庭,還為因火災一夜之間失去所有的困難戶送去溫暖……“我們送去的不僅是錢和物,更是一份來自社會的關懷和鼓勵。”羅松益西說。
通過這些幫扶活動,羅松益西認識到,一次慰問只能解決一時之困,必須將自發的愛心行動轉化為穩定、長效的幫扶機制。“我們正在努力與困難家庭建立‘一對一’或‘多對一’的長期聯系,定期回訪,不僅提供資金幫扶,更要在教育、就業、產業發展上給予持續的關注和幫助。”羅松益西介紹。
羅松益西對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思考還在繼續深入:在走訪基層的過程中,羅松益西發現,許多個案問題背后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農村殘疾青年的教育就業問題、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保障問題、農牧民群眾的防災減災能力問題等,都需要從政策層面尋求解決之道。
“作為政協委員,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把在基層看到的這些‘點’上的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意見建議并形成高質量的政協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羅松益西說。秉持這樣的工作思路,近年來,他先后提交了關于昌都市各縣完善供暖系統、提升建筑市場工程質量、加大扶持大學生就業力度等問題的提案。
羅松益西深知,社會的力量是無限的。他開始思考如何發揮政協委員的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搭建更開放的平臺,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工作。“我們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參與進來,匯聚更強大的社會力量,共同關心和幫扶我們身邊的困難群體。”
“我們的職責就是搭建好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和建言獻策,更要敢于俯下身子,用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羅松益西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