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第二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拉薩舉行。來自中央和國家相關部委、自治區(qū)相關單位,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機構的400余位區(qū)內外專家學者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凝心鑄魂·團結奮進”主題,展開了為期兩天的交流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王劍峰在論壇上指出,西藏自治區(qū)六十年的發(fā)展成就充分證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和西藏實際,是西藏繁榮發(fā)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制度保障。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將繼續(xù)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西藏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在26日的實踐論壇上,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委書記陳明祥分享了定日縣今年1月7日突發(fā)6.8級地震后的救援與重建情況,他說:“1000余名漢、回、東鄉(xiāng)、撒拉等多民族組成的愛心志愿團隊奔赴震中,做熱飯、送開水、熱心驅散了受災群眾的痛心;3000余張新疆愛心馕餅跨越千里,像畫出的‘同心圓’一樣,閃耀在受災群眾的心間;260余萬件應急物資送達災區(qū),如星光斑斕,點燃了災區(qū)的希望,創(chuàng)造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奇跡。”陳明祥說,定日的重建歷程似一面鏡子,像一個標桿、是一次見證,映照出民族團結的中國密碼,充分證明了黨的民族政策的偉大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十八軍后代代表、西藏建工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專職副書記、董事梅珍則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講述了生長在漢藏民族團結家庭的她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刻理解。她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呼喚一種血脈相連的情感,一種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文化認同。父母的言傳身教告訴我,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就沒有百萬農(nóng)奴的解放,也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與會嘉賓代表認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也為西藏的未來發(fā)展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據(jù)悉,首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于2023年9月19日在拉薩舉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