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敬芝(左一)與友人聚餐。

萬敬芝(前排中間)與友人聚餐。
從2012年初次踏上拉薩這片土地,到2023年選擇在拉薩定居,來自上海的萬敬芝,有著一個親切的藏族名字——赤烈。前后六七十次與拉薩相遇,這里早已從最初的旅行目的地,變成了他心中真正的家。在拉薩的日子里,他擺脫了社恐,收獲了包容與溫暖,找到了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也對未來有了更清晰的憧憬。
因為牽掛 萬敬芝被拉薩“俘獲”
“現在回想起來,2012年的拉薩之行更像一場‘未完成的約定’。”談及定居的初衷,萬敬芝的語氣里滿是溫柔。誰能想到,這場最初為了散心的旅程,竟讓他從此對拉薩“一眼萬年”。
2012年,剛畢業的萬敬芝與朋友相約前往拉薩散心。“那趟行程特別波折,幾十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晃得人暈頭轉向。受天氣影響,納木措、羊卓雍措這些攻略上的‘必去清單’一個都沒去成,總覺得還沒和這片土地好好告別。”萬敬芝說。
然而,拉薩就像一顆種子,悄然落在了萬敬芝的心里。可能是火車窗外掠過的雪山,也可能是街頭小茶館里的熱情,或是路邊與當地人的相視一笑,這些都點燃了他對生活的憧憬。
從那以后,萬敬芝成了拉薩的“常客”。最頻繁的時候,他周五飛過來,周日再趕回上海上班,就為了能在這兒待上兩天。
拉薩,也見證了萬敬芝2018年至2020年的三個春節。“記得2020年除夕,朋友拉巴家煮了滿滿一鍋藏香雞,我們圍著爐子,一邊吃藏香雞、玩游戲,一邊喝青稞酒。窗外飄著雪,屋里暖融融的,那種熱鬧我從未感受過。那時候就覺得,拉薩好像有了牽掛。”
這份牽掛,曾因父母的“命令”暫時擱置。無奈之下,2021年萬敬芝和拉薩這座城市短暫告別后,便和朋友開起了公司。“每天對著電腦改方案、跑客戶,生意還是不景氣,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萬敬芝說。后來,拉薩的朋友發了條朋友圈,說“甜茶館的甜茶還溫著……”這句話,再次揪起了萬敬芝本就被拉薩牽動著的心。思考再三后,他決定回到拉薩,享受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時刻。
覺得離不開拉薩的萬敬芝,在2023年干脆把行李都搬了過來。“留在拉薩的原因很簡單,對于我來說這里的人和生活太治愈了。”
在拉薩確認定居的同時,萬敬芝也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做自媒體。“剛開始確實不順利。我認真做了攻略,游客總是走馬觀花;想幫游客拍些獨特的照片,游客反饋說‘跟著走繞了遠路’……”萬敬芝說,其實拉薩有很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卻很獨特的觀景地、拍照打卡的機位、各種“寶藏”小店,只要你愿意去發現、去觀察,就能找到。
打破隔閡 在甜茶館與拉薩雙向奔赴
“以前來拉薩,哪怕待再久,也總覺得自己是個‘游客’,還得回到上海。但定居以后,在甜茶館的一個瞬間,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回憶起那天的場景,萬敬芝依舊清晰記得,“那天,我在茶館喝甜茶,進來幾個背著背包的游客,問老板‘哪里能體驗本地生活’。旁邊的大叔直接站起來,拉著他們坐到我這桌,還喊老板‘加兩份藏面、一壺甜茶’,說‘跟著他(指我)玩,肯定沒錯’。”
那天,萬敬芝與其他游客坐在一起聊天。“游客問我‘拉薩哪里的日出最美’,大叔就搶著說‘他知道,之前還帶我去看過’;聊到最近拍視頻遇到的問題,旁邊的阿姨還幫我出主意‘可以拍我們做卡賽呀……’”
那種感覺特別奇妙,在萬敬芝的心里,沒有“我是外來者”的隔閡,也沒有“我要招待游客”的刻意,就是一群人圍著桌子,曬著太陽,聊些家長里短,特別松弛。“那個瞬間我更加確認,我不再是旁觀者了,我就是這里的一分子,和大家一樣,享受著拉薩的慢時光,仿佛我本來就屬于這里。”萬敬芝回憶起當時場景,眼泛淚光。
在萬敬芝心里,拉薩的“舒服”藏在無數個細節里。“我特別喜歡坐這里的公交車,司機總會耐心等趕車的乘客,哪怕只是慢幾秒,也讓人心里暖暖的;藏面和甜茶是我的最愛,累的時候去茶館坐一會兒,喝一杯甜茶,吃一碗藏面,所有疲憊都煙消云散;還有林卡時節,朋友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美食,那種熱鬧又溫馨的氛圍,真的讓人沉醉。”
更令他意外的是,這座城市還悄悄改變了他的性格。曾經的萬敬芝不善言辭,甚至有些“社恐”,不愿和陌生人交流,遇到不同觀點也總愛急于反駁。“但拉薩太包容了,在這里認識的朋友都很真誠,慢慢地,我也變得開朗起來。”他學會了放下,接受不同的聲音,整個人都平和了許多,“原來性格真的會被環境影響,拉薩的慢節奏和溫暖,把我從‘封閉’里拉了出來。”
扎根拉薩 書寫屬于自己的拉薩故事
如今的萬敬芝,早已在拉薩站穩了腳跟。他選擇用自媒體的方式,把拉薩的歷史脈絡、人文溫度、山川風光,以及那些藏在街巷里的獨特文化,分享給遠方的人。“哪怕一開始沒人看也沒關系,我只想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讓更多人真正了解西藏、讀懂拉薩。”
除了運營自媒體,他還有了更長遠的計劃。“接下來想推廣拉薩的特產,比如野生菌、藏香等,希望能為本地發展出一點力。”更讓人期待的是,他正在籌備一個專屬“會客廳”。“想把它打造成一個溫馨的平臺,邀請五湖四海喜歡拉薩的朋友過來,分享各自和這座城市的故事。讓它成為連接各地友人、傳遞拉薩魅力的橋梁。”
對于那些和曾經的他一樣,在拉薩獨自生活、暫時找不到“狀態”的人,萬敬芝也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首先,一定要多認識當地朋友。他們的熱情和真誠能幫你更快融入,也能讓你真正觸摸到拉薩的文化和生活;其次,別把目標看得太重,要學會享受過程。很多人來拉薩是為了創業、追夢,但急于求成反而會焦慮,其實沿途的風景和成長,比結果更重要;再者,遇到困難別硬扛,多和積極向上的人在一起,他們的正能量會感染你,也能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最后,一定要靜下心來感受拉薩。它的美不在匆忙的打卡里,而在慢下來的時光里——是甜茶館的煙火氣,也是陌生人遞來的一杯熱飲。”
回望來時路,萬敬芝從未后悔過當初的選擇。“想對當初的自己說一聲謝謝,謝謝那份勇敢。勇敢離開熟悉的舒適區,勇敢來拉薩追尋想要的生活。”他坦言,創業失敗、自媒體不被認可的日子確實難熬,但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學會了成長,也找到了真正熱愛的生活。“當初在心里種下的那顆進藏的種子,現在已經在拉薩生根發芽,我相信它一定會開出最美的花。”
夕陽下,萬敬芝望著遠處的布達拉宮,語氣堅定。“我想我會一直留在這座城市。這里早已不是一個暫住的地方,而是真正屬于我的家,因為我在拉薩,真的挺好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