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藏牦牛博物館、四川省阿壩州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壩州博物館)、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自然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野牦牛遇見大熊貓——生態文明交融展”在西藏牦牛博物館拉開帷幕。
此次展覽以“國寶”大熊貓和“高原之舟”野牦牛為雙主線,突破傳統自然類展覽模式,通過“生命的交響”“臥龍與大熊貓”“羌塘與野牦牛”“和鳴未來”四個部分,創新構建以兩大生態旗艦物種為對話紐帶的展示體系。展覽以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背景,從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物種保護實踐及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等多維度,系統呈現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兩大生態屏障的重要意義。
據介紹,此次展覽以大熊貓和野牦牛為載體,通過展示珍貴標本、圖文及視頻等內容,既介紹了兩種珍稀動物,也集中展現了臥龍、羌塘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風貌與保護成果,以此呼吁公眾參與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據悉,該展覽將持續展出至2026年1月16日,展期4個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