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徒、打工到開辦屬于自己的汽修廠;從最初的負債20余萬元到現在的每年盈余30余萬元;從一人致富到帶動當地群眾就業……申扎縣汽車修理工強巴,用自己的行動書寫出精彩的人生故事。
強巴出生于申扎縣塔爾瑪鄉達龍村的一戶普通牧民家庭。2009年,他考入那曲市職業技術學校,學習電焊專業。2012年,學校組織學生到申扎縣一家汽車修理廠實習。畢業之后,他便留在了該汽修廠當學徒,開始了他的汽修學徒生涯。
從打掃衛生、扒輪胎、補輪胎等基礎工作做起,強巴一邊干體力活,一邊自學汽車構造和維修理論。當掌握一定技能后,就跟著師傅打打下手、遞遞工具,慢慢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到了車輛維修技術。雖然很苦很累,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強巴就能獨當一面,成為一名合格的維修人員。
2016年,學有所成的強巴開啟了外出打工之路,將四年學徒的經驗付諸實踐,開始獨自嘗試汽車修理工作,一輛、兩輛、三輛……他不斷鉆研、摸索,憑借勤奮和毅力,逐漸在行業內嶄露頭角,完成了從學徒到技師的轉變。
2018年,強巴決定開辦自己的汽修廠。然而,創業資金成了最大的難題。盡管他攢下了一些積蓄,但仍面臨2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強巴沒有退縮,他向親戚朋友借錢,甚至從銀行貸款,最終在申扎縣城開起了屬于自己的汽修廠。
創業初期,強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他始終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經過幾年的打拼,他的汽修廠逐漸步入正軌,年盈余30余萬元。強巴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實現了從負債到盈余的華麗轉身。
2022年,那曲市開展了“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強巴積極參與,并在市級決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他的事跡被縣委、縣政府選樹為典型,并通過網絡載體廣泛宣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在第二屆“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中,強巴再次發力,一舉拿下市級決賽第一名。
“‘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為群眾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更為我們增添了展現才能的勇氣和決心,一次次的獎項,給我的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強巴深知,個人的成功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因此他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回饋家鄉。2022年,他與人合作,在申扎縣開了一家物業公司,聘用的8名員工全部為當地困難群眾,并為他們每人開出了8000元的月薪。2023年,他又承包了色林措公司的扶貧磚廠,開工期間工人工資達到260元/天,解決了16名群眾的就業問題。
“自己一個人技術好不算厲害,讓大家個個技術過硬才能做出成績來。”這是強巴始終堅守的信念。他不僅自己苦練技術,還十分注重技能人才的培養。針對汽修廠學徒,不僅包吃包住,還根據他們的工作難度和積極性支付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月薪。截至目前,已有20多名年輕人跟隨強巴學習汽車維修技術,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了人生價值。強巴說:“能為家鄉人民作點貢獻是我最大的幸福。”
強巴,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到成長為申扎縣小有名氣的“老板”,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為家鄉的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
強巴的奮斗之路,正是那曲市新時代鄉村振興下無數奮斗者的縮影。只要有夢想、肯奮斗,任何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書寫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