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可感可及,一條條寬敞的馬路通向草原深處,一項項富民產業落戶鄉村……放眼雪域高原,各鄉鎮村落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事關國家發展大局,事關民生福祉。近年來,西藏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扎實推進鄉村治理,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鄉村畫卷在高原大地正徐徐展開。
設施升級,讓人居環境“美”起來
清晨,漫步在米林市朗貢村,遠處的山峰青翠欲滴,村里炊煙裊裊。別致的小樓、寬闊的街道、笑容滿面的村民……一切是那么恬靜而美好。
走進朗貢村上進茶館,整潔的房間里,藏面和牛肉餅的香氣撲鼻而來。“鄉親們很喜歡來這里落腳。在這里,既可以品嘗特色小吃,又拉近了鄰里關系。通過開茶館,我們家每月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茶館老板平措曲珍笑著說。
作為2023年西藏自治區“全區固邊興邊富民基層黨組織示范點”和林芝市鄉村振興“百佳基層黨建示范點”,朗貢村立足良好的區位條件,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團結一心、砥礪奮進,迎來了村莊美麗“蛻變”,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朗貢村的蛻變在全區并非特例。近年來,西藏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牧區,統籌推進鄉村道路暢通、供水電力保障、村容村貌整治、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各族兒女勠力同心、團結奮斗,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受惡劣自然條件影響,一度是桑杰曲巴和女兒卓嘎、央宗一家三口撐起的“三人鄉”。
2018年,玉麥鄉開展邊境小康村及配套設施建設,2019年,國家投資超5億元、總里程50公里的曲玉柏油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將10千伏的輸電線路接入玉麥,讓玉麥人用上了安全穩定的長明電。
如今的玉麥,舊貌換新顏,平整的柏油路已經鋪到村口,學校、衛生院、游客接待中心等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群眾搬到這里,曾經的“三人鄉”已發展為67戶250多人的小康鄉,不少村民利用自家閑置的房屋開辦了家庭旅館、小賣部、快遞站……
從“滿眼臟”到“一眼凈”,從交通不便到寬闊街道,從“單間木屋”到錯落有致的別致小樓……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產業振興,讓群眾生活“火”起來
產業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也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經濟支撐。
近年來,西藏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狠抓提質增效,依托資源優勢,通過出臺一系列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支撐性產業,一條具有西藏特點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
昌都市左貢縣旺達鎮兵達村把牦牛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組建成立了包括牦牛育肥基地和牛糞蜂窩制作兩個產業的農牧民合作社。數據顯示,2023年,兵達村牦牛育肥基地存欄牦牛157頭,出欄37頭,增收38萬元,戶均分紅6250元;2024年預計出欄牦牛60多頭,戶均增收萬余元。
山南市措美縣扎西松多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依托草場資源和養殖技術優勢,走出了“黨建+產業振興”的新路子,通過大力實施牧業改革,先后建成“千只綿羊繁殖基地”“百頭牦牛繁育基地”等村集體支柱產業。經過不斷探索發展,以扎西松多村為代表養殖的“古堆綿羊”漸漸有了名氣,扎西松多村“百頭牦牛繁育基地”牦牛存欄數從2020年的70余頭發展到如今的300多頭,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在日喀則市白朗縣巴扎鄉彭倉村的170多座溫室大棚內,番茄、黃瓜、辣椒等經濟作物長勢喜人。“過去,一說蔬菜,就是蘿卜和土豆。為做大做強果蔬產業,村集體創辦了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已有10余種果蔬從大棚里源源不斷走向市場。”彭倉村原支部書記邊巴頓珠說。
……
從單一產業到多產業、從“各自為政”到“共同富裕”、從滿足溫飽到走向市場……近年來,西藏積極引導資金項目、人力物力向農牧區傾斜,立足高原發展實際,著力發展高原特色農牧業等優勢產業,有力有效推進了鄉村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讓鄉村經濟“活”起來
走進位于波密桃花谷谷口的嘎朗村,不少游客正駐足觀光、拍照、打卡留念。
嘎朗村地處318國道旁,隸屬波密縣古鄉,距縣城17公里,地理位置優越。這里背靠高山,面朝如鏡子般的湖水,森林與草地蔟擁。
利用好豐富的旅游資源,做活嘎朗村“綠色經濟”,讓好生態帶來好發展,一直是嘎朗村群眾的愿望和追求。近年來,嘎朗村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生態環境,打出“黨建+鄉村治理+特色旅游”組合拳,激發了鄉村振興新活力。2023年,全村共接待游客2.5萬人次,村民通過參與旅游服務、銷售旅游產品等實現增收140余萬元。
嘎朗村的發展變化,是西藏促進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走深走實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西藏創新探索產業融合發展,多地因地制宜嘗試“農業+鄉村旅游”“旅游+體育”“旅游+民族手工業”“電子商務+文旅+農牧產業”等融合發展模式,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鄉村振興是一件細活、慢活,須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新時代新征程上,西藏將立足地方發展實際,持續在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煥發鄉村新氣象等方面發力,譜寫鄉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