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喀則市吉隆縣大力踐行“四敢”要求、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依托自身區位優勢,集全縣之智、聚全民之力,持續開展普查、認定、登記、保護工作,通過專題推介、文創產品、文藝創作等形式,進一步做強“千年古道·邊關吉隆”文旅品牌,持續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11月,共接待游客234834人次,同比增長422.9%,實現旅游收入23450.4萬元,同比增長269.4%。
堅持理念先行,下好文旅發展“先手棋”。吉隆縣積極推進跨境旅游,編制《中尼吉隆—熱索瓦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吉普村民宿改造項目、查嘎達索寺停車場改造項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唐竺古道旅游基礎設施項目、清軍護藏衛國紀念館布展項目、姆拉生態惠民旅游度假區建設項目、開熱瀑布景區農特產品展銷點前期工作正在進行。持續提升旅游市場服務質量,對吉普民宿、新江村康養酒店等進行提質升級,與攜程公司簽訂協議,投入55萬元在攜程APP上發放食宿優惠券,在各旅游景點設立語音導覽二維碼,為游客提供云解說服務,不斷滿足消費者高品質、多樣化需求,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做好資源保護,打通文旅發展“大動脈”。吉隆縣充分挖掘和傳承非遺文化,截至目前,共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9人。進一步盤活非遺資源,申報“幫興諧欽”為第四批市級非遺項目,公布“吉普竹編”合作社為市級非遺工坊,申報吉隆鎮為非遺景區。制定《全域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及價值評估工作實施方案》,完成3個鄉(鎮)文化遺產資源普查,新發現46座文物遺址、復查8個文物點以及收集不同區域民間諺語181種、勞動歌詞12種、傳統舞蹈3種、民歌4種。全面掌握文物資源狀況,開展文物安全檢查70余次,排查安全隱患問題5個,已整改5個,在57處野外文物保護單位建立文物碑;公布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成功申報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
提升品牌形象,跑出文旅發展“加速度”。吉隆縣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旅游宣傳推廣文章,積極參加全市旅游營銷推廣大會及日喀則市“祖國·扎西德勒”旅游專場大會,專題推介吉隆邊境旅游,開通“吉隆文旅”抖音官方賬號,發布52個視頻,向游客傳播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吉隆文化。堅持文化性與功能性相結合,立足“千年古道·邊關吉隆”文旅品牌,開發推出具有吉隆特色的旅行茶杯、帆布包、宣傳U盤等文創產品,受到游客青睞。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大地歡歌”等活動91場次,非遺歌舞進鄉村演出46場次、藏戲演出25場次,創作推出《那時格桑花開》《幸福新吉隆》等具有吉隆特色、群眾喜愛的精品文藝節目12個,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