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日從西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西藏按照“飛地種糧”模式,與北大荒農墾集團建設“西藏稻谷種植儲備保供基地”,2023年,落實稻谷種植基地2萬畝、儲備稻谷1.2萬噸。
西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李玥表示,近年來,西藏糧食生產設施不斷改善,產能穩定在100萬噸以上,建立起區市(地)縣(區、市)三級儲備體系。目前,全區糧食儲備品種包括青稞、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等品種,其中青稞儲備占比60%左右、當地青稞占90%以上;據初步測算,西藏地方糧食儲備可保障市場供應量約5個月。
他說,為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糧食儲備保供機制,拓展西藏成品糧多元化供應渠道,提高稻谷源頭保供能力,西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北大荒農墾集團建設“西藏稻谷種植儲備保供基地”,先行在北大荒建三江七星農場落實稻谷種植基地2萬畝,在建三江糧庫落實儲備稻谷1.2萬噸。
李玥表示,“飛地種糧”初見成效,該保供基地的落實,確保西藏在應急狀態下,至少有1.2萬噸稻谷可兜底采購調用。2023年10月以來,西藏累計采購調運北大荒大米1000余噸,主要用于軍民融合和市場供應,特別是近期西藏拉薩國家糧食儲備庫采購的第一批西藏保供基地市場化供應新米順利進藏、入庫。自12月9日起,這批大米在拉薩市內多家放心糧油店面向民眾敞開供應。同時,11月初1.2萬噸儲備新稻已全部入倉。
下一步,西藏結合區外建立稻谷種植儲備保供基地經驗,將探索區外小麥保供基地,強化產銷協作和聯供聯保,進一步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