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委托,安徽大學科考組赴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為期三年的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魚類監測項目的首輪考察。
圖為科考組對魚類進行數據記錄。安徽大學供圖
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藏北高原,所在區域行政隸屬于那曲市,2003年批準建立,總面積18936.36平方公里。該保護區是高原高寒濕地和高寒草甸草原生態系統中珍稀瀕危生物物種最多的地區之一。其中色林錯是西藏面積最大的湖泊,目前缺乏其魚類多樣性監測的相關基礎資料。
科考組負責人、安徽大學研究人員陳偉介紹,在魚類監測工作中,科考組嚴格按照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野外觀測技術方法,利用魚類監測的相關專業工具,對保護區內的各湖泊,進行了系統的魚類調查工作,獲得了該保護區9種(或亞種)魚類的種群、分布等資料,為后續魚類年度監測工作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