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動員桑珠孜區上下大力踐行“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四敢要求,以實的舉措、硬的作風、嚴的要求,在著力推進“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中爭創一流、奮勇爭先。
今年上半年,桑珠孜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1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3億元,同比增長1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280元、同比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2.4元、同比增長11.6%。1—5月固定資產投資入統金額完成22.53億元,增速高于年初目標。
增強“干部敢為”的擔當
堅持憑能力用干部、以實績論英雄,在學上比、事上練、績上拼,破除干部“不敢為”的顧慮,提升干部敢為的“真功夫”。
增強政治自覺,賦能“敢為”靈魂。常態化開展學習活動,持續開展黨組織書記“講黨課”,積極發揮黨校干部培訓主陣地作用,凝心鑄魂、以學促干,砥礪“干部敢為”的政治品格。今年以來,形成《黨員干部要“說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黨員干部要戒“庸”戒“懶”》《黨員干部要“有所為”“有所不為”》3篇時評短文,受教育黨員干部720余人。利用黨校平臺舉辦培訓8期、756人次,舉辦線上培訓2期,開設專題講座3期,在本級融媒體發布“微黨課”13期。
堅持以上率下,壓實“敢為”責任。今年以來,區委主要領導深入14個鄉(街道)79個村(居)、重點項目點、單位、寺廟調研22次,形成調研報告30篇,解決問題169件。
突出正向激勵,營造“敢為”氛圍。將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統籌利用考核獎勵、提拔晉升、健康休養、容錯糾錯等激勵手段,對表現突出的黨員干部進行多元激勵。今年以來,提拔調整(晉升職級)208人,為18個先進集體、490名干部職工頒授榮譽獎章和榮譽證書,看望慰問結婚、生育、住院干部等135人。
鉚足“地方敢闖”的勁頭
把解放思想作為發展的“先手旗”,以“成熟一批、發展一批、帶動一片”的工作目標,引導各級各部門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闖出具有桑珠孜區特色的轉型發展新路徑。
堅持解放思想,創新工作舉措。聚焦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進一步轉變思想、更新觀念,鼓勵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今年以來,建立完善基層網格組織體系及規章制度3項,設立服務崗亭12個,以“小網格”扛起基層治理的“大責任”。
堅持穩固投產,推進融合發展。區委支持和鼓勵各鄉(街道)立足資源特色和發展條件,合理配置和利用資源,深挖細分產業賽道,鑄就桑珠孜區穩步發展。今年以來,梳理政府投資開復工項目73項,審批完成政府投資類項目58項,總投資5.38億元,完成企業備案項目33項,總投資28.28億元。
堅持統籌協調,強化重點推進。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日喀則市委的工作要求,聚焦桑珠孜區中心任務,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突出工作重點、強化統籌調度、及時查漏補缺,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結合實際制定印發《桑珠孜區2023年招商引資考核辦法》《關于做好桑珠孜區2023年度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試行)》等相關制度。
營造“企業敢干”的環境
堅持把提振企業信心、深化企地聯建、解決難點堵點作為工作抓手,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營商環境。
營造便捷公正的政務環境。推進依法治區、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相關制度,開展為期10天的綜合執法大檢查,持續整治違規租地、未批先建等突出問題,轉變工作作風,為企業“敢干”保駕護航。今年以來,推動“減證便民”“一站式服務”“一窗受理”等47項政務服務事項,取消事項59項,形成《桑珠孜區“跨省通辦”事項清單》,跑出了中國電建50兆瓦光伏+儲能電站75天項目建成的驚人速度,打造了便捷高效、公平公正的政務服務環境。
營造寬松有序的市場環境。積極開展入企服務,讓企業心無旁騖地在桑珠孜區“落地生花”。組織中小企業參加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宣傳培訓會,開展面對面交流活動,創建“自治區級巾幗示范農業基地”“日喀則市級巾幗家政轉移就業基地”。今年以來,完成招商引資任務7.3億元,引進項目25個,完成全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的81%。開展“約會春天”農特產品展銷活動、迎“五一”勞動節、“5·19”旅游日等促消費展銷活動3場次。
營造安商尊商的人文環境。以“幫助企業解決多少問題、帶來多少實惠”為工作標準,推動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品質全方位提升。今年以來,新增經營主體2116戶,注冊資金達14.92億元。落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電費財政補貼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積極協助33家小微企業、140家個體工商戶申報電費補貼25.9萬元。
激發“群眾敢首創”的活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著力破解群眾“不敢創”的制約。
探索發展路徑。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資源,打造定位明確、功能齊全、運行高效、管理規范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為服務群眾首創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空間。用實“桑珠孜區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實現大學生創業收入32萬元。
暢通民主渠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聚焦自主創業、快遞員等新型就業群體的社會保障堵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提交《優化營商環境 維護社會穩定 構建和諧美麗日喀則》《關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提案》《關于積極扶持轄區返鄉大學生創業的提案》《關于“穩就業、促創業、保民生”的提案》等意見建議和提案,切實為創業者解決后顧之憂,釋放群眾“敢首創”的動力。
釋放首創動能。全力支持和鼓勵群眾在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工作中“挑大梁”“當主帥”,激發群眾創業動能。今年以來,引導59名高校畢業生、199名返鄉農牧民實現創業,向47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兌現創業啟動資金等271.46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