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確診病例最少、“清零”時間最早、無新增時間最長的良好防疫成績;累計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373萬人、第二劑365萬人、第三劑加強免疫214萬人。
持續推進“1+7”醫院“五個提質增效”,三、四級手術量達1.3萬余臺,危重癥病人搶救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提高到人均105元,服務項目擴展到31項。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19萬余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28.36萬余份。
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8.04%;兒童改善計劃受益兒童9.57萬人,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達82.64%。
設立全區首個老年人心理關愛服務點,老年人優待證實現跨區域通辦。
……
回眸2021年,在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帶領下,全區衛健系統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面向“十四五”目標,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有力保障了全區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堅持不懈深化醫改
醫療衛生體制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力量。
察隅,這個曾經醫療資源極其匱乏的邊陲小縣,經過幾年的醫改,在2021年實現了縣域內就診比例60.29%,接近90%的縣域醫改工作目標。
變化的背后,是西藏注重內外發力,堅持點面結合,統籌推進深化醫改邁向縱深,健全符合西藏實際制度機制的不懈努力。
據了解,在鞏固拓展新時代援藏機制的同時,西藏出臺了《西藏自治區關于進一步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實施方案》等5個政策文件,基本建立縣域綜合醫改政策體系,72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全區國家級試點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占比4.2%,縣域內住院人次占比30.27%,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逐步完善依托遠程醫療建設的胸痛、結核病專科等聯盟,加快建設城市醫療集團試點,穩步推進醫聯體建設。
為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西藏將78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納入績效考核范疇,并拓展至地市級以上藏醫院、婦幼保健院。組建13家自治區級質控中心,建立覆蓋自治區、市(地)、縣(區)的短缺藥品監測直報平臺,全面推進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深入開展醫療相關專項行動,促進了醫療機構管理、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在加快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方面,西藏印發《健康西藏行動2021年工作計劃》,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成4個自治區衛生縣城、4個自治區衛生鄉鎮。國家監測顯示健康西藏行動進步幅度較大,得到健康中國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肯定。
優化布局醫療衛生資源
2021年初,那曲市聶榮縣一名產后全身浮腫的產婦,通過遠程超聲機器人,接受了遠在400公里外的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生診療。
這是西藏首次實現基于5G技術的遠程超聲機器人跨市診療,更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的具體抓手。
民生無小事,西藏衛健系統聚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優質高效為目標,推動解決健康資源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利好消息不斷傳來。
——確定“十四五”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4.34億元,重點支持疾控體系建設、邊境疫情防控設施建設和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自治區醫院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雙路供電工程建設、信息化建設、醫療設備等配套設施加緊建設。
——華西醫院被確定為自治區醫院牽頭幫扶醫院,參照“組團式”模式支持推進醫院建設發展。華西二院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同期進駐自治區婦產兒童醫院,全方位、深層次參與其建設與發展。
——積極推動自治區醫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自治區婦產兒童醫院與四川大學華西二院,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將邊境縣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納入全區衛生健康發展規劃總體布局,初步規劃“十四五”時期邊境縣項目39個,計劃投資4.6億元。
——基層巡回診療工作范圍擴大至全區所有鄉鎮,2021年,開展基層巡回診療5782場,建立隨訪機制73萬余人,受益人數181萬余人次。
……
隨著服務模式從“被動服務”向“主動上門”的轉變,服務理念從“疾病診療”向“健康管理”的轉變,各族群眾對醫療服務和健康生活的新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加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讓各族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黨和政府常念茲在茲。為此,全區衛健系統直面公共衛生突出短板問題,積極推進疾控體系改革,著力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公共衛生服務質量水平穩步提高。
提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治能力。推動村居設立公共衛生委員會,組建3支自治區聚集性疫情防控常備工作隊,落實林芝市、那曲市和15個縣級疾控中心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項目及邊境地區疫情防控應急設施建設,核酸檢測實驗室增至141家,每日單檢量超過19.5萬人份,覆蓋區、市(地)、縣(區)三級、固定檢測點與流動檢測相結合的核酸檢測體系基本形成。
開展大骨節病、先心病患者救治救助行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大骨節病患者救治救助行動,預計于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救治。加大先心病篩查救治力度,進一步明確區內外定點救治醫院、診療方案、救治流程、救治費用等相關政策,開展0—18歲先心病患者介入或手術治療460例。
提升公共衛生服務可及性。在7個縣46個鄉鎮開展飲茶型地氟病監測。上線“寶貝計劃疫苗助手”,實現疫苗線上預約、接種信息查詢、漏種提醒及健康知識科普等功能。持續開展包蟲病清除行動,推進肺病攻堅、青少年近視防治等重點行動,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疇。
自治區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重要論述綜述,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力以赴把醫療健康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努力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強更足更有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