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舟曲縣:聚焦“五大保障” 織密織牢防災減災安全網
近年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應急管理局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聚焦制度、人力、技術、應急演練、宣傳“五大保障”,有力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增強綜合減災、救援救助能力,有效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聚焦制度保障 明確目標任務 時刻繃緊“安全弦”
舟曲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應急制度和預案體系建設作為防災減災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著力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自然災害預警避險體系,在定期對《舟曲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修訂完善的基礎上,先后制定出臺了包括防汛、突發性地質災害等在內的45個應急處置預案,成立了45個應急處置機構。應急預案體系的逐步完善,為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了有力支撐。建立了以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員為骨干,鄉鎮村組民兵和專兼職應急隊伍為補充的縣鄉村三級突發事件應急隊伍429支,從源頭提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能力。同時,制定下發《關于切實做好防汛防災減災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避險演練的緊急通知》《舟曲縣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舟曲縣2023年度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相關文件,明確目標任務,推動防災減災各項措施落實。
聚焦人力保障 打通最后一米 當好應急“吹哨人”
一分部署記心里,九分落實扛肩上。舟曲縣各級黨委政府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從嚴落實防汛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做到“四個責任”(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政府屬地責任、黨政領導責任)權責明晰、傳導到位。各級領導干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壓緊靠實險情排查、應急值守、監測預警、避險轉移等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整合全縣“網格化服務管理”和“十戶聯防”工作資源,全面推行“網格化+十戶聯防”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將全縣劃分為548個網格1926個聯防組,選配548名網格長1926名聯戶長,配備880部手持終端,在基層社會治理和防災減災等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時刻關注氣象和雨情動態,及時接收、轉發相關文件及氣象部門預警信息,密切關注降雨和水利工程運行情況,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和防范工作。在接到氣象預警信息后,鄉村干部駐村抓組包戶,網格長、網格員、聯戶長從嚴落實“十戶聯防”機制,對殘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落實“一對一”幫扶措施,確保一旦發生險情所有人員能夠快速有序轉移。
聚焦技術保障 健全預警機制 打好救災“準備仗”
舟曲縣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原則,綜合運用“人防+物防+技防+智防”的防控措施,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在全縣40條小流域建有自動雨量站79個、自動水位站6個、視頻監測站2個、村級無線預警廣播248套。建有國家級自動氣象觀測站1個、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51個、X波段天氣雷達1部,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測天氣變化。先后投資1100萬元在全縣87個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163套戶外監測預警裝置,建成舟曲縣自然災害預警指揮中心,實現了自然資源、氣象、防汛、水文等部門的野外監測設備互聯、數據交換共享。依托完善的“天地空”監測設備和預警網絡,及時接收衛星、雷達、高空、地面等觀測資料,通過省州縣三級氣象預報會商,對重大天氣全過程進行綜合分析,早預判、早跟蹤、早預警,提高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分析研判、應急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實現自然災害防范由事后被動防御、被動應急救援向事前監測預警、事前主動防范轉變。
全縣208個行政村均建立了微信群,適時發布氣象及雨情信息,為403個自然村配備了手搖警報器等預警設備,為87個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均配備了監測預警信息員,并每年開展專業知識培訓,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實現自然災害實時監測預警。在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受威脅的村組設置警示標牌和避險路線圖、避災場所標牌,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做到規范有序撤離。
聚焦應急演練 積累避險經驗 撐起群眾“安全傘”
針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量大面寬的實際,舟曲縣委縣政府不斷健全完善“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工作機制,緊盯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全面落實防范措施和防范責任,對有成災跡象的險情區域和點位,果斷啟動臨災避險及轉移安置工作,最大程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了群眾應對地質災害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結合全縣各類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實際情況,每年制定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類應急演練工作計劃,利用“防災減災日”“主題黨日”等活動開展多層次、多場景的應急演練。近年來,陸續開展了2020年舟曲縣立節北山地質災害省州縣三級避險演練、2021年舟曲縣地震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演練、2022年省州縣三級突發地質災害避險演練等應急演練,為全縣地質災害避險演練積累了豐富經驗。今年以來,共開展各級各類應急演練396場次,參演人員36759人次,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突發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增強了防災、避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聚焦宣傳保障 提高安全意識 筑牢安全“防火墻”
舟曲縣始終把提升公眾防災減災意識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充分利用微信、電視、廣播、警示牌和宣傳欄等載體,大力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對存在地質安全隱患的村組,逐戶發放防災減災知識手冊和應急避險明白卡,劃定逃生路線圖,定期組織開展防災避災演練,提高廣大群眾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的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在19個鄉鎮設置22個氣象信息發布電子顯示屏,為208個行政村安裝高頻廣播,累計設置地質災害隱患點警示牌1200余個、宣傳欄1800余個,發放防災減災明白卡和應急避險明白卡4.1萬余份、地質災害防災科普知識冊頁8000余套、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知識讀本6300余本、地質災害小常識宣傳單4000余份。同時,把公共安全和應急防護知識納入學校教學內容,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公共安全意識,并通過“小手牽大手”活動,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舟曲縣江頂崖滑坡災害應急治理工程開工建設
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南峪鄉江頂崖滑坡災害應急治理工程12月4日正式開工建設,該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總投資5720萬元。[詳細] -
第七批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住進新居
日前,今年第七批100戶359名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乘坐專列抵達蘭州新區,入住蘭州新區承接災后重建移民搬遷安置農村住房項目,搬進了寬敞明亮、舒適便捷的新樓房。[詳細] -
向山而行 向險而行 活躍在地質災害防治一線的“偵察兵”
近年來,我們通過提高群測群防能力,用專業儀器替代人工,加強部門協同,提高應對地質災害的風險預警能力,兩年內實現7次成功避險。[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