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一位藏族女放映員的15載光影路

發布時間:2023-11-03 11:06:00來源: 青海日報


左圖:黃得梅(左)在海東市樂都區馬營鄉卡拉村放映電影。


上圖:電影送到村,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生活。


中壩藏族鄉遭遇洪災后,黃得梅(左七)組織樂都區放映隊前往災區送物資、放電影。


這些鞋墊寄托著留守老人們對黃得梅的感謝之情。

  一圈又一圈的盤山路,像一條沒有盡頭的長繩,纏繞山腰,越過山岡,路一邊的懸崖深不可測,伴隨著山間的寂靜與清冷迎接著不多的來客。

  “別怕,別怕。去山里的路都是這樣,習慣就好了,走了十幾年我們都輕車熟路了,你放心,掉不下去的。”黃得梅笑著對不敢往懸崖下看的記者說。

  一個小時后,車停在了海東市樂都區中嶺鄉吳家洼村的打麥場上。黃得梅一邊細心地卸載幕布等放映設備,一邊開心地說:“今晚看電影的人肯定多,你看天氣多好。”

  58歲的黃得梅是一名藏族女放映員,也是青海惠民農牧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海東市樂都區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隊的隊長。

  她在曲折的山路上披星戴月走了15年,共放映電影5000余場,行程15萬多公里。她經歷了放映設備的三次更替,見證了村道從泥濘土路變成水泥大道的變化,盡管年齡總是提醒著她退休,她也依舊停不下去山里放電影的步伐。

  給放映機搭一條潔白的哈達

  夜幕降臨,黃得梅已經拉好銀幕,架起音響,接通電源,調好了設備,開啟接受青海惠民農牧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監控的GPS定位系統以及攝像頭……19時,隨著數字影片解碼卡插入播放器并點選影片,放映機投射的光,又一次照亮了吳家洼村村民們的夜生活。

  “每次電影一開始放,我就會想起我第一次看電影和放電影的場景。”黃得梅笑著說。

  第一次看電影,黃得梅還小。晚上跟著村子里的人一起去別的村子看,她清晰地記得那晚播映的是《地道戰》,黑白的畫面讓她仿佛置身其中。同時,人群里那個放電影的“電影匠”令她崇拜不已。回家途中天太黑,黃得梅不慎掉進了水溝。然而,昏迷幾小時醒來后她依舊會去想電影里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還有那個“操控”著畫面的“電影匠”。

  從此,初見光影她便愛上了電影,更是對電影放映員這一職業心生向往。

  2008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正式進入樂都區,為農牧區千家萬戶帶去文化盛宴,助力鄉村振興。

  當時,43歲的黃得梅從廠子里下崗了。一日聊天時,朋友突然提起讓她來試試放電影,從小就喜歡電影的黃得梅開心地答應了。

  當手里拿著幾十斤重、編號為“1”的“海威牌”數字放映設備時,黃得梅興奮不已。此后,她如饑似渴地學習,很快掌握了放映技術,開始奔走在鄉間道路,在各個村的空地上放映電影。

  第一次放電影是在縣城附近的李家村,那天晚上,黃得梅生澀地架好儀器,開始放映電影《舉起手來》,坐在人群里,她專注地看著熒幕上的畫面,為自己能放電影開心不已。

  電影放映結束,本可以將設備放在村委會,但黃得梅根本舍不得放下它,硬是把沉重的設備背回了家,并用一塊紅布包了起來,還搭上了一條潔白的哈達。從此之后,黃得梅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樂都區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隊。

  村干部端上熱茶在村口等候

  吳家洼村。光影下,村民們的目光齊齊聚集在正播放《長安三萬里》的熒幕上,黃得梅坐在設備旁和村民們一同觀看,時不時有幾個村民過來和她聊幾句。

  “我已經看了七八回了,不看畫面,光聽聲音我都能知道播到哪兒了。”黃得梅說。

  村民們現如今對電影十分喜愛,但黃得梅十幾年前剛開始放電影的時候并不是這般光景。

  “有天晚上去馬廠鄉放電影,回家的路上下起大雨,開車走到一半還遇上了道路塌方,放映員們幫搶修人員修好路將近花了四個多小時,山里又冷又黑,折騰了一宿,回到家天都亮了,這樣的情況我們遇到的太多了。”

  山間土路坑洼崎嶇,導航有時也起不了作用,深夜里總是走錯路;冬天在外面凍得瑟瑟發抖,下雨天山路坍塌回不了家;放映時間總和晚飯時間“不謀而合”,晚飯用咸菜、泡面、饃饃隨便對付;各個村委會不配合,放電影接不上電,沒有村民來看電影……這讓黃得梅苦不堪言。

  辦法總比困難多。放電影的條件艱苦她能承受,但是沒觀眾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經過幾個月的輾轉,黃得梅明白還得通過村委會去解決。

  黃得梅開始從村支書著手,不斷地打電話溝通,跑到村子里協調,希望村委會重視農村公益電影,能提供用電,能組織村民觀看。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2011年,放映工作終于初見成效,村干部支持了,接電沒障礙了,觀眾穩定了。

  “水滴還能石穿,繩鋸還能木斷,我就不信我去十次還溝通不好放電影這個事。”

  接下來,隨之而來的“小驚喜”更讓黃得梅心里又甜又樂。

  那是2013年的一天,黃得梅如約到樂都區瞿曇鎮車路村放電影。兜兜轉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剛到村口,她便看見村干部們端著熬好的熱茶在村口等她,黃得梅心里又溫暖又感動。

  更讓她驚喜的是,放映途中她有事走開了一會兒,等她回來換片子時,只見一名村干部熟練地換到了下一部電影,她會心地笑了。

  “放映員來了村子里也熱鬧了,他們來得多了,我們也看得多了,都學會放電影了”。吳家洼村村支書保旭東笑著說。

  有規矩更有溫情

  晚上臨近12點,電影放映結束,村干部們幫黃得梅收好設備,疏散村民。黃得梅再一次收齊來時的行裝驅車前往中嶺鄉,與其他放映員匯合一同回家去。

  黃得梅告訴記者,“一起來,一起回”是樂都區放映隊鐵打的工作流程,在青海省獨一無二。

  “集合出發——拍照——開班前會——進村——放映——集合——返回——開會”。加入放映隊的兩個月后,黃得梅的熱心和負責讓她當上了放映隊的隊長。她總結經驗,七年的時間里,漸漸形成了一套適合樂都區的專屬工作程序。

  從2016年開始,雷打不動地下午在縣城集合,然后開車前往放映鄉鎮,每一輛車子必須按照順序行駛,不能隨意變換初始位置,車上必須掛上宣傳幅。走在路上,放映隊14輛車組成的車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可是無形宣傳。”黃得梅驕傲地說。

  說起不同于其他縣區的集中放映模式,黃得梅說:“樂都區大部分地區地廣人稀、村與村的距離遠,獨自放映‘工程大’,隊上還有6個女放映員,路難走不說,安全也是個問題。所以我提議采取集中放映的方式,這樣可以相互照應,也能高效完成放映任務。每次選擇一個鄉鎮,再把大家分散到各村。這種形式實行后效果很好,所以就沿用到了現在。”

  到了鄉鎮,黃得梅要求大家必須集體留影。

  “這是一種最省時最有力的工作‘打卡’,還能留個紀念。”

  留影打卡后,黃得梅開始當天的班前會。先將自己事先填好村子名稱和村支書聯系電話的表格發給大家,然后再囑咐一次放映紀律,強調放映員儀表必須大方得體不要穿奇裝異服,強調放映程序必須按照要求不能應付差事,強調放映員行為舉止必須文明不能在村里亂竄。最后,還會囑咐大家遇到困難一定要給她打電話。在她看來,自己雖然是個女人,但永遠是隊員們的堅強后盾。

  “說實話,我的隊員們真的都很好,從來沒有抱怨過誰去的村子遠,誰去的村子近,都是拿起設備就干開了。”黃得梅眼里充滿了欣慰。

  開完班前會,放映隊員們便去村子里放電影,放映結束,再次集合。路燈下,黃得梅總結當日的放映工作并告知大家明天集合的時間,然后大家一起返回縣城。直到半夜一兩點手機里陸續閃現出大家發來的“平安到家”的微信,黃得梅一天的工作才畫上句號。

  黃得梅說:“山里電話信號不好,為了提升放映隊的工作質量,大家自費買了對講機保證時刻能聯系上彼此,還買了幾十個小板凳,方便農民群眾看電影。”

  多年來,在黃得梅的帶領下,樂都放映隊管理規范,為區內群眾提供著優質的服務,被青海省金橋院線和青海惠民農牧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授予“青海省公益電影先進集體”稱號。

  鞋墊的故事

  “下次你們啥時候來啊?”一位村民站在十米外的路燈下對著一只腳已經踏上車子的黃得梅大聲問道。

  “過幾天就來了,你等著啊。”黃得梅熱心地回答。

  電影放多了,黃得梅也漸漸成了村民們的老朋友。

  提起黃得梅放電影最難忘的時光,她只想到了臺下坐得滿滿當當的觀眾,小孩們看電影發出的“咯咯”笑聲,村民們興奮地跑來和她說“今天這個電影真好看”,還有各村的村支書主動打電話詢問她什么時候再來的場景。

  15年來,黃得梅家里積攢了很多的鞋墊,究其來歷,是村里的留守老人送給她的。

  樂都區各村有很多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黃得梅進村放電影時總是帶著幾包糖給村里的小孩兒,孩子們開心,她也開心。有的老年人孤身一人無兒無女,黃得梅便買了肉到他們家去,切好炒好;有的老人出行不便,她便幫助他們買種子、買土豆卻不收錢;有的“五保戶”老人生活拮據,黃得梅就塞點錢給他們……老人們為了表達謝意,硬是把自己親手做的鞋墊往黃得梅懷里塞,盛情難卻,她只好收下。

  15年來,每次黃得梅去了,老人們便立即跑來家長里短說個不停。鄉親們惦記著她,她也總想著這些喜歡看電影的鄉親們。

  2022年,樂都區中壩藏族鄉發生洪災,黃得梅帶頭捐款,放映隊16名放映員買了一車方便面、牛奶、礦泉水和掛面送到了中壩。雖然洪水把很多路段都沖斷了,但是隊員們硬是用架子車把設備拉了上去,把溫暖和光影送給了受災群眾。

  黃得梅的溫暖不僅給了山里的老人小孩,更多的也給了放映隊的隊員。從初次培訓新隊員如何使用設備,再到無數個大雨滂沱、又冷又餓的夜晚,她和隊友們同去同回,都讓大家心里暖暖的。

  事實上,黃得梅所負責的放映區域離她居住的地方很近,但是作為隊長,她總是帶頭領著大家一起去偏遠的村子放電影,她沒有覺得自己吃虧,而是覺得16個人團結起來,把電影送到各個村莊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90歲的母親也為我驕傲”

  “我為我自己的工作驕傲,我90歲的母親也為我感到驕傲。當她看著我和隊友們分工協作在樂都區中心廣場放電影,臺下坐滿了觀眾,我看得出來我的母親眼里也全是驕傲。”黃得梅說。

  15年,跑遍樂都區354個行政村,16個人的放映隊伍,放映電影7.5萬余場,平均每年為25萬農民群眾帶去溫暖的光影,樂都區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不斷成長。

  黃得梅說:“現在大家伙都擼起袖子加油干,希望把疫情期間落下的任務趕上去,繼續把豐富的文化帶到村子里去,做好文化宣傳。”

  如今,樂都區16個人16支放映隊,每個隊員放起電影來早已得心應手,卻依舊離不開黃得梅。而黃得梅也離不開他們,他們像一個大家庭,彼此照顧,彼此關愛。15年,黃得梅最大的感受只有樸素的四個字“開心充實”。

  “按年齡我該退了,但是單位不讓我退,隊員們也不原意讓我走,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想走,我想做一輩子放映員,直到我走不動路,拿不起設備。”黃得梅說得很平靜,但是她眼里全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15年里,青海惠民農牧區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授予黃得梅青海省公益電影“優秀放映員”稱號,還有全省農牧區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她憑借著一腔熱情和責任心,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堅守著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信念,將公益電影傳遍千家萬戶,溫暖了農民群眾的心房。

  本文配圖均由黃得梅提供。

(責編: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最近最好最新2019中文字幕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