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對口援青:共繪黃南州發展新畫卷
近日,30名被天津市濱海新區事業單位錄取的青海省黃南籍高校畢業生,從三江之源啟程,奔赴渤海之濱。
“2019年至今,共有兩批次38名黃南籍高校畢業生赴濱海新區事業單位工作,這是津青促進交流交往交融的具體實踐和生動寫照。”天津援青指揮部總指揮,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副州長宋建說。
“十四五”以來,天津援青在人才、產業、民生等方面的支援上持續加碼,僅2021年和2022年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79億元,實施項目132個;2023年計劃投入資金1.391億元,實施項目45個。
智志共扶,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自來水通到家里面,硬化路鋪到家門口。對祖祖輩輩生活在黃南州同仁市黃乃亥鄉的村民來說,這幾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在天津援青干部,同仁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吳浩的帶領下,記者從同仁市區出發,驅車近1個小時,盤山道轉了大大小小近100個彎,才到達黃乃亥鄉群吾村。正逢一場秋雨,水泥路面被沖刷得更干凈了。
“放在以前,像這樣的天氣根本沒法出門?!秉S乃亥鄉副鄉長才讓扎西說。水和路,是困擾黃乃亥鄉多年的兩大難題。2019年,天津援青指揮部通過實施黃乃亥鄉重點貧困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徹底解決了飲水問題。隨后又安排援建資金1500萬元,實施連通黃乃亥鄉10個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群眾出行也不再是難題。
解決了生活難題后,天津援青干部又將目光轉向生產發展。在黃乃亥鄉日秀瑪村天津援建項目投資建設的黑青稞生態種植基地里,正是青稞成熟的季節,從山頭遠眺,金燦燦的一片。
“今年又是黑青稞豐收的一年!”日秀瑪村黨支部書記、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先卡加感慨,“這都得益于天津援青干部為我們帶來了好項目。”2022年3月,經天津援青指揮部牽線搭橋,由天津經開區企業研發,相繼開發出黑青稞桃酥、青稞燕麥營養麥片等精深加工產品,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更多收入。
澤庫縣500噸應急儲備糧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緩解了當地應急儲備糧儲存倉庫的不足;同仁市、尖扎縣引進新型能源技術項目,解決了379戶群眾夜間照明問題……當地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攀升的背后,天津援青印跡處處可見。
魚漁兼授,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幾天前,我們醫院胸痛中心順利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聯盟的認證,正式成為國家級認證的胸痛中心!”援青干部、黃南州尖扎縣人民醫院院長馮華青興奮地說。
2022年7月,天津援青“組團式”幫扶的5名醫療專家來到尖扎縣人民醫院,全方位提升醫院的診療能力和工作效率。“胸痛中心高分通過認證,標志著尖扎縣人民醫院的重?;颊呔戎文芰θ〉煤艽筇嵘!瘪T華青說,這是幫扶團隊來到青海后做成的一件大事。
為尖扎縣人民醫院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是援青專家們的共同目標。馮華青拿出一本“師帶徒”培養方案,課程培訓、定期考核、手術示教等時間節點清晰可見。“我們要在有限的幫扶時間里,創造無限的價值,幫助本院醫師提升診療能力?!瘪T華青說。
著眼黃南所需,盡天津所能。據統計,2022年,天津市精準選派外科、皮膚科、骨科等多個專業共21名緊缺急需的醫療專業技術人才,在醫院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一對一、點對點幫扶,全年診療患者1萬余人次,完成手術300余例,其中復雜、重大疾病手術100余臺,救治危重癥病人100余人。
結對認親,像石榴籽一樣抱在一起
“您現在看到的這幅唐卡,講述的是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開啟了漢藏團結友好的大好局面,唐蕃古道呈現‘金玉綺繡,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的繁榮景象……”在黃南州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講解員卻軍扎西向參觀者介紹。
今年7月正式開館、由天津出資援建的黃南州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通過運用數字技術、現場互動等方式,著力體現黃南歷史、生態、文化等各領域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融合之美。
通過實施“石榴籽計劃”“春雨工程”,天津在促進津青兩地民族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上下足功夫,從河海之濱天津到金色谷地黃南,處處可見民族團結之花絢爛綻放。
來自雪域高原的青少年到天津現場觀看中超聯賽;天津地鐵9號線變身“黃南微縮景區”,津門乘客通過乘坐“黃南號”沉浸式領略黃南風情……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拔覀儗⒕珳蕪娀瘞头隽Χ龋瑘猿帧S南所需、天津所能’,在項目支援、智力支援、民生支援、產業支援、醫教支援、交往交流交融六個方面再起新篇,全力打造天津對口援青工作升級版?!彼谓ㄕ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千里修“心”之旅——青海省黃南州先心病患兒赴津接受免費救治
日前,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22名先心病患者及家長,在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乘火車抵達千里之外的天津。[詳細] -
天津援青醫生給這里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努力成為一顆顆優質的‘種子’,發揮‘一個帶一群、一個幫一片’作用?!碧旖蛟嘀笓]部總指揮宋建說,天津援青著力從根本上解決人才問題,為黃南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詳細] -
從渤海濱海到青藏高原:天津干部二度援青記
從濱海到高原、從海鮮燒烤到酥油糌粑、從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到只身遠赴兩千公里外……人們說,這算是“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了,但天津援青干部趙巖卻不以為然,“這些困難,都不算困難?!?a href='../202207/t20220729_7247051.html' target="_blank">[詳細] -
天津援青十二載:特色產業開發助力高原鄉村振興
王鑫表示,天津援青時切實結合當地所需,希望充分利用當地糧食和勞動力的資源優勢,“通過實施規模化養殖,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帶動本地畜牧業增長方式的轉變?!?a href='../202206/t20220628_7229822.html' target="_blank">[詳細] -
天津援青:“組團式”教育幫扶打造“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在黃南州中學和黃南州民族高級中學同時開辦三個“天津班”,150名學生進入天津班學習,真正實現了“把團隊搬到青?!?。[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